读创独创 | 沪指连续18个交易日低开,创历史记录 如何挽救疲弱的A股?

读创财经  2017/05/11 20:26

读创记者 陈燕青

近期市场疲弱不堪,沪指一个月的时间最大跌幅超过8%。创业板、中小板更是超过10%,而个股跌幅超过20%的不在少数。今年中国经济企稳回升,但股市表现却差强人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美股市、港股等不断创出新高。周四沪指逼近3000点关口后有所回升,收盘上涨0.29%,但市场整体依然疲弱,创业板盘中再创两年新低。。

机构散户损失惨重

截至周四,沪指已连续18个交易日低开,再创历史记录,由此不难看出市场的疲弱。

数据显示,截至本周三,4月10日以来有近1800只股票跌幅超过10%,450多只股票跌幅超过20%,60多只股票跌幅超过30%。A股总市值也出现大幅下降,市值缩水超过4万亿元。按照5000万持仓账户以及总市值缩水情况粗略计算,A股投资者近一个月来户均亏损超过8万元。

分行业看,银行、证券、化学制品、房地产开发、计算机应用、专用设备、通用机械、汽车零部件、工业金属等行业市值蒸发均超过千亿元,其中,银行业蒸发超2000亿元,位居首位。市值逆市增长的只有保险、港口、机场、水务等4个行业。

今年以来市场整体走势疲弱,散户也在纷纷离场。根据海通证券统计,截至一季度末,持股结构中,散户占比继续下降。以A股投资者自由流通市值占比计算,散户投资者占43.6%,一般法人25.6%、公募基金7.8%、保险和社保7.6%、阳光私募4.4%、券商1.7%、QFII和RQFII2.2%、国家队5.1%。与去年底相比,投资者结构最大的变化是散户投资者占比在持续下降,由去年底的44.4%降至今年一季度的43.6%。

股市近期的下跌也让机构投资者受伤严重。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显示,截至5月8日,混合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由正转负,平均小幅亏损了0.02%。至此,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和债券基金今年以来平均业绩均为亏损,这也是2011年股市债市同时下跌以来,三大类基金再次集体出现负收益。

4月以来的大跌令部分公司股权质押也面临风险。部分公司股价大幅下跌,令前期股权质押风险逐渐凸显。统计数据显示,A股去年累计质押股数达3208.81亿股,同比增长54.26%;参考质押市值为4.4万亿元,同比增长6.55%。其中,未解除质押达到2249.89亿股,市值达2.93万亿元。目前,勤上股份、*ST德力等多家公司的股东质押股份面临平仓风险。

如何提振市场信心?

为何A股走势疲弱?监管层应如何提振市场信心呢?

“国家队护盘,掩盖了大多数个股惨跌的实际情况。1800只股票创出了去年初熔断时的新低,这已经是一轮小型股灾。”一位不愿具名私募人士对记者坦言,“近期的下跌尽管有资金面不佳、经济有所回落等原因,但和监管层此前对于市场干预过多有关,如对游资等刻意打压,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

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韩志国周三在微博上表示,经过近4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和金融累积了一些深层次矛盾,解决之道不是用打压的方式来规避风险,而应通过制度建设来完善市场的优胜劣汰与资源配置机制,进而打造牛市的制度基础,形成股市的财富效应。当务之急是暂停新股上市,尽快完善退市制度、集体诉讼制度、损害赔偿制度和举证倒置制度,大幅提高股市的违法成本,以此来提高投资者的信心。如果一味对股市进行打压,股权质押就是市场的下一个黑天鹅。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建议,“希望监管层加快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线资金入市的进程,以稳定市场信心。同时,要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需要在投资者和融资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监管层应稳定市场预期,在市场出现超预期下跌时出台措施提振市场信心。”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记者表示,“一方面加快出台限制大小非减持的制度,另一方面加快退市制度的实行,不能让A股只上不下。近年来A股上市的公司数量远远大于退市的数量。目前只有放慢新股发行节奏、出台规范大小非减持新规,或许能扭转当前股市困局,提振投资者信心。”

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表示,监管层对IPO和并购重组应一视同仁,不能为了IPO提速而过分打压重组和再融资,尤其是对于已过会的再融资、重组,应尽快下发批文,合理的并购重组和再融资有利于提升企业的业绩。

读创编辑杨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