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独创 | 新股审核缓踩”刹车“ 6月以来过会率仅70.8%

读创财经  2017/06/15 21:16

读创记者  陈燕青

近期,关于IPO对市场影响的讨论不绝于耳。记者注意到,随着最近几周IPO批文的减少,每周新股上会的家数也在减少。

数据显示,最近两周发审委安排的IPO上会家数均为8家。其中,本周继周二、周三共三场发审会安排审核6家主板IPO企业和2家创业板IPO企业。今年以来随着IPO的提速,每周上会的家数均在10家以上,最多时上会家数达15家。

自4月份以来,股市行情低迷,也引起了市场关于IPO提速的关注,继而引发了关于IPO是否该暂停的一场论战。近期新股发行速度有所放缓,在过去的三周里,每周五晚上下发的IPO批文数量均少于10家,其中5月26日7家,6月2日4家,6月9日8家,且这8家的融资额也降至25亿元左右。

对此,东部一家券商投行人士表示,“从目前看,新股不会暂停,但监管层会根据市场的情况来适度调节新股发行速度。IPO上会的速度近期有所放缓,一方面与临近中报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监管层通过调节上会家数来调节发行速度。一旦市场有明显的走强,不排除IPO会重新提速。”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IPO审核依然趋严。数据显示,6月以来上会的24家IPO企业中,共有5家被否,2家取消审核,17家过会,过会率仅为70.8%,创出年内新低。此前5个月的过会率分别为83%、81.25%、92.3%、82%和79.68%。

本周就有浙江三锋实业和浙江绩丰岩土两家公司的IPO申请被否。这使得今年以来被否的公司家数增加至32家,远超去年全年的总和,去年IPO申请被否的数量共18家。

从被否公司的问题来看,内控制度、财务状况异常、关联交易等成为监管层关注的重点。

根据证监会的公告,发审委对浙江三锋实业提了五方面的问题,其中包括“与客户的需求及与发行人的合作是否可持续”等。对于浙江绩丰岩土,发审委提出的问题包括“报告期各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均低于当年净利润的原因”“关联方资金往来的具体流向及用途,借款合同的签订,履行的审批程序”等。

对此,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记者指出,”今年IPO提速明显,但也出现不少公司备受质疑,一些公司有带病上市之嫌疑,希望监管层能够从严审核,从源头上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对于涉嫌造假的公司,应给予严惩。“

上周末,证监会表示,严格实施IPO各环节的全过程监管,通过反馈、检查、初审、发审等审核流程和审核机制的有机配合,有效遏制问题苗头和”带病申报”情形,强化中介机构责任,严厉打击利润操纵、欺诈发行、包装上市、虚假披露等行为。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监管,在严防企业造假的同时,严密关注企业通过短期缩减人员、降低工资、减少费用、放宽信用政策促进销售等方式粉饰业绩的情况。

读创编辑李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