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文化观察 ▏④阅·读坪山之一: 办大学一样办图书馆

原创读创深圳2022/11/19 16:26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蒋荣耀  张妍

在阅读中能照见自己,更能照见未来。

11月,以“阅见未来”为主题的深圳坪山读书月活动拉开大幕,七大重点系列共计200余场活动将在坪山全域开展,为坪山人和深圳市民带来一整个月的文化盛宴。

“阅见未来”深圳坪山读书月活动启动

在坪山,“到图书馆去”已成为了一种文化新风尚和生活新方式。

在“爱阅之城”深圳,坪山图书馆是一位“后起之秀”。成立不到3年,就从全球33个国家及地区的图书馆中脱颖而出,荣获2021年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绿色图书馆奖亚军,在国际图书馆界开始发声,成为城区公共图书馆创新探索的“先行样本”。

坪山图书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坪山图书馆获批成立前,坪山区已开始为其发展谋篇布局。

坪山被市委市政府定位为深圳东部中心城区、深圳国家高新区核心园区、深圳未来产业试验区,如何打造一所与“创新坪山、未来之城”定位相符的图书馆?2018年6月,坪山文化智库举办了一场以“我们要办一个什么样的图书馆?”为主题的专题咨询会,邀请智库专家,从图书馆的定位、运营、受众等多角度出发,寻找最符合坪图的发展之路。

从一开始,坪山图书馆并没有局限于“图书馆”的角色,而是秉承“开启人生的智慧,传承精神的高贵”的理念,“作为一所‘大学’来办,作为一个文化品牌的孵化器和能量源来办,作为一个市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来办”,不断创新机制,涵养特色,打造品牌,推广阅读文化,引领全域阅读,努力打造具备品牌吸引力、文化影响力和区域辐射力的公共图书馆和广受市民群众欢迎的精神家园。

要突破有形的围墙,就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要突破无形的束缚,就要从体制机制上创新。

2018年7月,坪山图书馆正式获批成立,率先实施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定行政管理等级,不核定人员事业编制。

带着创新因子呱呱落地的坪山图书馆,一出世便一鸣惊人,创下了从装修完工交付到组建团队再到正式开馆,仅用40天的全国新馆筹建最快纪录。

更重磅的消息接踵而来。经过为期3个月的全国公开遴选,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作家、学者周国平先生正式出任坪山图书馆馆长,引起各界巨大反响,被媒体称为“极具创新意味的文化事件”。文化大咖周国平不仅自带巨量粉丝流量,还自带豪华“朋友圈”,为坪山区文化事业改革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与周国平共读一本书活动

作为一名图书馆的受益者,周国平表示,应邀出任坪山图书馆馆长,是一种冥冥之中的机缘,让他有机会来回报。甫一到任,周国平便推出了“与周国平共读一本书”这样的重量级阅读活动,由周国平亲自领读,带领大众读者共读哲学经典与优秀书籍。

周国平

周国平不吝珠玉,邀请了自己的众多好友到坪图开辟了“大家书房”会客厅,丁学良、朱永新、韩少功、朱青生、周立民、范并思、金武刚等众多名家做客。名家们也邀来自己的好友,第二十届深圳读书月活动中,教育学家朱永新便邀请了与他共著《教育的对白》一书的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艾伦·麦克法兰,一同做客“大家书房”会客厅。艾伦·麦克法兰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坪山文化智库一员,优势叠加效应发挥持续发挥。

“书话坪山”“明新大课堂”“坪山夜话”等针对不同人群的阅读推广品牌活动精彩不断,三年多里,坪山图书馆累计开展活动1317场,邀请专家学者61位,线上线下吸引149.19万人次参与,培养了一大票“铁粉”。

为了赶来参加“明新大课堂”,常常到处出差的业务主管杨亚迪把高铁当成了出租车坐,每周末固定到坪图上课打卡。

明新大课堂——尹昌龙《诗歌与城市的交响》

课堂上,听众与讲者互动频频,《诗歌与城市的交响:从古典诗词看中国古代的城市》主讲人尹昌龙感叹到,在坪图遇上了知音,听众素质非常高,一堂课下来没有人在刷手机,提问更是有质量、有思考。

尹昌龙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如果用这一标准来解读坪山图书馆的运作,就明白一座图书馆不是看建筑的体量与豪华程度,而是看有没有足够好的智慧资源,来为大家共同开启智慧之门。

“不是在坪山,就是在去坪山的路上。”坪山图书馆不仅是坪山的文化高地,更带动坪山成为了近悦远来的深圳东部文化高地。

审读:喻方华  肖晓君

读创编辑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