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读创深圳2022/12/09 09:05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张妍 通讯员 李刚 宋赟 关世邦
2022年,大鹏新区建筑工务署深入贯彻新区高质量发展思路,紧紧围绕“五好”单位建设,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对标新区高标准、高品质、高效益的要求,全力推动新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提质增效,高效完成上级交办的急难险重任务,重点片区建设马力全开,在重点民生项目上成绩喜人,在治水提质成效方面再上新阶,使得新区城市品质面貌快速提升。
生态立区:推动“三生”融合 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标杆
作为深圳的“生态特区”,新区拥有全市约二分之一海岸线,红树林分布广泛,这里不仅有全市最大的海漆树群落,还有一片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的野生海杧果半红树群落,分布面积之广,国内罕见。
东涌红树林湿地园
为了更好地保护红树林种群生境,拓展湿地面积,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新区在东涌规划了首个区级投资的红树林湿地园,以现有红树林及基围鱼塘为基础,通过设置空中廊桥、湿地栈道、登山步道等不同形式的游览线路,串联人工湿地、淡水湿地、咸淡水湿地、鱼塘湿地,打造出一个人、鸟、林“相望不相扰”的“红树邻里”生态社区。
东涌红树林湿地园
在东涌红树林湿地园建设中,该署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以红树林生态修复为主,在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增种红树。园内生态廊道、湿地栈道环绕,通过开办自然学校,打造集生态教育与户外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生态文明型湿地园。
东涌红树林湿地园
从东部沿海高速葵涌出口进入新区,一座33200平方米的“城市会客厅”展现眼前,河清岸绿、一步一景,欢迎着从四面八方来客。
葵涌河景观提升工程
过去,这片区域因河道、马路、民房、桥梁而割离,不仅难以体现“新区门户”形象,更与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定位相距甚远。该署坚持系统性谋划,以全域旅游思维,做好“水文章”,围绕葵涌河展开3.2公里长的景观提升工程,通过跌水、溪流、湿地、雾森、瀑布、索桥、湖区等多种手法,打造开合有致、灵动韵律、一路向海的河道景观。
葵涌河景观提升工程
这项工程在尊重河道自然基底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径流组织,实现旱季雨季的补水净化与滞蓄收纳。今年,该工程先后获评2021年度深圳市治污保洁工程“优秀项目”、广东省风景园林与生态景观协会科学技术奖规划设计奖,是全市海绵城市建设优秀项目分享会水务类的唯一代表。
生态为底,文化为笔。该署在建设中统筹了上下游两岸的城市功能和景观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其中,并与已完工验收的沙鱼涌河北侧绿道完善建设工程相连,将东纵北撤纪念亭、红色记忆展览馆与葵涌河上游“四史”教育生态长廊连珠成串,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传承了文化记忆。
葵涌河景观提升工程
新区是深圳水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不仅拥有全市约四分之一的海域面积,还有集雨面积超过1平方公里的河道64条。近年来,该署结合公园建设、河道景观提升、小流域整治及雨洪治理等项目,推动“一河一景”的高标准、精细化设计。今年,西涌河防洪达标整治工程、新大河流域碧道建设工程、南澳河综合整治工程、土洋河综合整治工程等9条河道整治工程完工,既满足了防洪需求,又提升了水质环境,并与周边景观和人文元素相融,实现了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
该署在新区的领导下,坚持陆海统筹,全力推动深圳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开工建设,成为新区努力破解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生态保护的先行实践。
经济强区:紧抓重点片区建设 夯实高质量发展“压舱石”
根据“十四五”规划,新区将构建以坝光科学创新湾、龙岐海洋经济湾、大鹏滨海文旅湾为发展引擎的“三城三湾一区多点联动”空间格局。
“三湾”承担着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旅游产业布局,其中坝光科学创新湾的坝光片区已由基础建设为主进入设施完善与产业集聚齐头并进的阶段,新大海洋经济湾的新大—龙岐湾片区由重大项目落户进入基础设施全面建设阶段。
11月底,新大—龙岐湾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马力全开,机器轰鸣,由该署所负责实施的10个项目同时启动,为片区织密路网,打造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
新大—龙岐湾片区
该片区现状路网极不完善,不仅无法满足新区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目前每逢节假日也会因人流车流迅速聚集而发生拥堵。为改变这一局面,新区在该片区规划布局了贯通南北、快慢搭配的路网格局,旨在进一步完善片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片区交通可达性,构建便捷的对外交通走廊。
该署要在该片区2年左右完成20多亿元投资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为此,该署专门成立了工作组,提升重点项目建设质量和推进速度。
该片区原有鱼塘、滩涂分布,回填后需要进行软基处理,针对不同地质条件,还要使用旋喷桩、搅拌桩、灌注桩和支护桩等不同的施工工艺。无论工期多么紧张,该署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优质高效推进项目进展。
3月,龙新路正式开工,这不仅是该片区首条动工的道路工程,而且直接关系到片区疏解路的打通。该署组织参建单位对照工期梳理优化施工方案,持续加大人员、材料、器械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落实在建项目精细化管理,克服疫情、恶劣天气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该道路桩基工程提前开工,为片区疏解路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大—龙岐湾片区疏解道路
疏解路建设为何如此重要?该项目工程师表示,深圳乐高乐园度假区、片区配套设施建设等多项工程同时开工,加上该片区是前往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深圳最美溪谷”杨梅坑等地的唯一通道,节假日车流人流滚滚,给本来就已很紧张的片区交通造成更大压力。
在新区支持下,通过多部门协调努力,疏解路已于11月底达到通车条件,为片区建设提速奠定了坚实基础。
片区主干道坪西路建设当前已如期开工。为加快项目进度、节约能源,该署在坪西路辅道项目现浇箱涵运用可滑移式模板系统工艺这项“四新”技术。
近年来,该署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四新”技术,通过在质量、进度、造价等方面分析比对,将各方面均有优势的“四新”技术作为大力推广的通用性技术,由点带面,鼓励施工单位工艺创新,加大“质量安全样板工地”的打造,最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坝光片区
坝光湾畔,一座滨海生态科技小城城廓初现。今年,紧抓“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重大发展机遇,作为深圳国际生物谷核心启动区、深圳国际食品谷科创先导区的坝光片区迈入了产城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坝光生物家园迎来了首批5家优质企业“住客”,坝光邻里中心开门迎客,新区首个医疗器械项目——蓝韵智能医疗创新产业园、影像医疗创新产业园,新区首个政府投资的产业空间——坝光产业孵化器和创新创业园等陆续开建,产城融合脚步不断加快。
路通财通人兴旺,交通助推产城融合发展。由新区建筑工务署负责实施建设的坝光片区交通路网也越织越密,环坝路、核坝路是横穿坝光片区的主干道,兼顾两侧内部地块的交通和生活性服务功能,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中。建成后将在坝光、大鹏、葵涌3个片区之间形成了闭合环形交通体系,进而外联坪山、惠州、深圳市区,对于推动坝光、鹏城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坝光片区
行走在坝光片区,道路两旁树木葱郁、四季常绿,绿化乔木包括了凤凰木、火焰木、全缘栾树、香樟树等品种;路面平整干净,采用了先进“海绵技术”,即使雨天也不会积水四溅;路桥造型优美,雕刻图案别具坝光特色……名副其实的有“颜值”也有内涵,坝光片区新葵坝路、海康路、鼓楼路、海潮路市政工程还荣获了2021年度广东省市政优良样板工程奖。
自坝光片区进入规模化开发建设阶段,该署以“海绵城市”“绿色建筑”、BIM技术推动深圳国际生物谷(食品谷)核心区域的建设,成为“两山”理论在大鹏的精彩演绎。
福民兴区:拉满项目进度条 加快打造深圳东部教育医疗新高地
鹏飞路西北角,一所能提供1800个学位、36班的寄宿制高中市第二十三高级中学正加紧建设中。数公里外,迎宾南路东边,能提供2400个学位、72个班的集初中、高中于一体的红岭中学大鹏校区正快马加鞭推进中。2023年秋季,新区优质高中、初中即将再添新成员。
红岭教育集团大鹏校区效果图
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新区社会经济发展长期处于深圳末梢,建区之初没有一所高中。2016年9月5日,新区管委会与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人大附中在北京签订正式合作办学协议,2017年9月人大附中深圳学校正式开学,2018年9月人大附中深圳学校高中部校区正式启用。
人大附中深圳学校高中部
按照学校提出的办学需求,人大附中深圳学校高中部项目总建筑面积扩展了近三分之一,教室、宿舍等设计进行了修改,学术报告厅增至1200座,图书室变成了藏书达10万册以上的综合图书馆。
该署在建设中发扬工匠精神,高标准启动了工程建设工作,历时两年八个月,投入约6.9亿的项目高标准建成,这所海拔高、起点高、颜值高的“深圳最美山海校园”火速出圈。
人大附中深圳学校九年一贯部
因发展需要,人大附中深圳学校九年一贯部启动了二期建设。该署推动九年一贯部二期项目于今年1月顺利竣工验收,较计划工期提前4个月完成,投用后为新区提供了1470个优质学位,有效缓解片区学位紧张问题。
正因为有了新区建筑工务署的保驾护航,新区教育事业通过“名校+”“名校长+”模式的集团化办学,先后引进了百外教育集团、红岭教育集团、深圳中学、深圳第二实验学校等市内优质教育资源合作举办新建学校,形成了后发赶超之势。
不仅如此,新区医疗事业也通过深圳医改“大鹏模式”实现了弯道超车。11月初,在全市首个市区共建紧密型医疗体——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成立五周年总结大会上,市卫健委与大鹏新区签订《关于支持大鹏新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协议》,支持新区打造医养康养现代健康服务业集聚地。
优良的生态环境,加上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牵头单位——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技术支持,“健康大鹏”正闯出一条医养、康养结合的新路。
由该署负责实施的全市首家集“医疗护理、养老服务、残疾人康复理疗、康娱服务”四位一体综合体——南澳医养结合中心(街道长者服务中心、职康中心)已投入运营,该中心不仅能为老人提供普通养老服务,还能为各种慢性病、老年病等有医疗需求的功能障碍者提供专业的医疗和康复护理服务。
而在新区“五好”单位建设第一批“揭榜挂帅”项目中,该署联合牵头的“推动大鹏新区养老院开工建设”,也为新区医养、康养结合之路添砖加瓦。
踏上新征程,大鹏新区建筑工务署将在新区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新区高质量发展思路,深入推进“五好”单位建设,明责任、强队伍、促业务,真抓实干、接续奋斗,推动新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再上新的台阶,为新区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标杆作出新的贡献。
审读:谭录岗 田君
读创编辑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