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 2018/04/02 19:37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张妍 通讯员 安小明
4月1日,深圳公益救援再添一支新力军——深圳市大鹏新区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在大鹏文体中心成立。
大鹏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户外运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每项户外运动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加上缺乏必要的户外运动分级机制,户外安全教育基础薄弱等原因,近年来新区户外运动安全事故多发。据大鹏公安分局统计显示,2014年新区户外安全事故接警89宗,救助遇险市民302人;2015年为106宗,救助332人;2016年72宗,救助342人。频繁的户外安全事故救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给所在地社区和当地政府部门管理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近两年,新区在全国率先为户外运动安全管理破题,探索全新的户外管理“大鹏模式”。一是多层次加强制度设计,2017年,新区编制了全国首个户外运动白皮书,提出了“资源分区、运动分级”的管理模式,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大鹏新区户外运动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立了户外运动联席会议制度。同时,大力推动户外运动立法,目前已纳入2018年深圳市政府立法计划。二是试点通过“互联网+”线上管理,加大警示宣传力度,线下配合加强管理,建立多层次专业救援体系。2017年9月9日,全市首个户外报备系统在东西涌海岸线穿越路线试点推行。截至2017年3月中旬,已有6067支队伍、61230人在东西涌穿越前通过“大鹏文旅通”等平台进行报备。
为了加强户外救援力量,由新区志愿者们筹建、由社会各界热心于应急救援事业的团体和个人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公益性、联合性、全区域性的、具备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深圳大鹏新区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正式成立。新区文体旅游局、新区组织人事局、新区群团工作部、新区应急办、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大鹏公安分局葵冲派出所、大鹏公安分局机动训练大队、深圳公安消防大队大鹏大队直属中队、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大鹏新区山地户外运动协会、新体育海洋运动中心等相关单位和代表参加了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大会,对联合会章程进行了表决,并选举了第一届理事会。
作为大鹏新区应急救援民间联动力量,大鹏新区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将对在户外运动中所发生的各种意外事故进行力所能及的救援、并随时参与自然灾害、城市救援等其它社会公益救援,做好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公益服务。
读创编辑胡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