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深圳“创业” 研发癌症靶向新药物

读创科技  2018/04/17 20:58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李旖露 严偲偲 文/图

2013年深圳规划兴建国际生物谷,以坝光片区为核心启动区,并覆盖东部沿海大鹏、盐田及坪山地区。未来,这里将建成国际领先的生物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知名生物产业集聚基地。研究癌症靶向药物的Peter E. Lobie教授就把生物医药公司设立在大鹏。

△ Peter E. Lobie教授

Lobie教授是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现为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以下简称“TBSI”)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中心教授,肿瘤治疗研究实验室主任。

癌症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哪个更有效?深圳在发展生物科技方面有什么优劣势?Lobie教授在与读创记者的交流过程中,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生物医药方面的“投资经”。

让癌症从绝症转为慢性病

Lobie教授向读创记者介绍了癌症靶向药物研发的最新进展--他研发出了两款主要针对肺癌和胃癌的口服药物,它们对具有抗药性的癌细胞更有杀伤力。

致癌细胞本身是一个大群体,部分癌细胞在用药过程中还会产生耐药性,这导致很多抗癌药物无法把它们都杀死。Lobie教授介绍,团队开发的新药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既能靶向治疗癌细胞,对已产生耐药性的癌细胞,也具有靶向性。同时,新药还能联合其他癌症治疗药物使用,提高用药的效果。

除了研发新药,Lobie教授还和清华大学的老师合作开发伴随诊断试剂。“任何一种药物都不具有普适性,伴随诊断试剂的作用在于,可以在患者用药前,测试出该药物能否对患者起效,会否会患者产生副作用,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近年来,除靶向治疗外,针对肿瘤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免疫疗法,2017年美国FDA首次批准了CART细胞药物上市,对于这种新的治疗方法, Lobie教授表示,新疗法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战胜肿瘤的几率。

“癌症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CAR-T这种免疫疗法也许针对某些血液肿瘤非常有效,但目前,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提高免疫疗法对实体肿瘤的疗效。”Lobie教授表示,对于癌症这种复杂的疾病,越多疗法相结合越好,而联合药物也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即使在同一个肿瘤中,也会出现不同的癌细胞类型,使用单一的药物能杀死特定的癌细胞,但如果将两三种药物相结合,就能够消灭多种癌细胞,也大大增加了治疗的成功率。”据Lobie教授透露,目前团队正在着手联合药物的研究,让新药能够与化疗、靶向疗法、免疫疗法相结合。

Lobie教授表示,无论是新药物还是新疗法,共同的目标都是降低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寿命,也许癌症无法彻底治愈,但希望最终能够从绝症转变为可控的慢性病。

与中国结缘十年 最终落地深圳

近十年来,Lobie教授常以客座教授的身份访问中国。去年11月,他来到TBSI任全职教授。彼时,他已经在大鹏创立了生物医药公司。Lobie教授说,TBSI提供了开发药物所需的资源和设备,相比加入一个很成熟的科研机构,他认为加入一个具有成长性的机构让他更兴奋。

Lobie教授告诉记者,选择“落地”深圳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对技术发展的重视和投入。“深圳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已经发展得很好了,政府现在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和制药,使它们成为科技发展的另一支柱行业。”

谈到深圳发展生物科技还有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时,Lobie教授认为一方面是资金长期投入,另一方面则是人才的补充。

“生物制药行业速度不像IT行业那么快,需要的是长期稳定和可靠的资金,而不是一次性短时间内投入大量资金。此外,能够在生物医药发展和产业各个环节发挥作用的人才紧缺。”

在采访的最后,Lobie教授还与记者分享了他对投资生物医药公司的看法。他认为,投资制新药的公司要早入场。

“深圳的资本市场巨大,企业从投资制造市面上已有药物的企业那儿是很难获得巨大收益的,而投资制新药的、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初创企业则是‘高风险高回报’。”他认为资本如果要进入生物医药行业需要尽早进入,若这个“窗口期”过了,药物已经从研发阶段走向市场了,药企很可能会选择跨国企业合作。

读创编辑严偲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