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 2018/09/19 13:33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黄磊 文/图
台风“山竹”过境深圳,不少市民调侃深圳不愧是“国际花园城市”,上班路就像是在上演一场“丛林历险记”。此外也有部分市民感到惋惜,为何倒下这么多树木,它们会被如何处置?而园林绿化专家称,深圳“绿化覆盖率高”并不是台风吹倒大量树木的原因!
废弃枝叶作为肥料及发电材料再次利用
18日,记者在福田区上梅林地铁站附近看到,高达20多米的树木被连根拔起,附近一公交站台也被树枝砸中,站台严重变形。现场工作人员正使用电锯对大树枝进行分离,部分树身直径约有50厘米,同时使用叉车运走一些大的树干,加快清理速度。
“我来深圳25年了,有些树都了好多年,很多高大的树木都倒了,实在很可惜。”家住彩田公园附近的市民叶先生告诉记者,他认为,深圳市在本次台风中很多细节做的不错,但建议日后在台风来临之前,要及时修剪高大的树木,减少损失。
据深圳市城管局园林处工作人员介绍,“有些倒下的树木还能够扶正‘抢救’,我们会选择性地进行修剪然后原地栽回,而有些废枝叶进行粉碎作为肥料,有的则被运送到韶关发电厂,作为发电材料使用。”
同时,工作人员也建议,为了加快障碍物清理速度,市民尽量绿色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为清障车辆、机器腾出空间;避免靠近歪斜的树木,台风过后泥土疏松,不排除再次倒下的可能性;路边工人作业时,禁止围观,以防被作业机械意外伤害。
树木为何倒下?
深圳是个国际花园城市,目前,深圳市森林覆盖率达40.6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95平方米,全市共建成绿道2443公里、公园942个。深圳市国土资源局规划文件显示,到2020年,深圳的绿化覆盖率将达到50%,建成各类公园1000个以上,成为全国公园最多的城市。
目前,据深圳市城管局不完全统计,深圳共发现倒伏树木11680棵,受损数量尚未完全统计。城管局工作人员介绍,倒伏的绝大部分为抗风性较弱且进入生长衰退期的树种,例如南洋楹、桃花心木、大叶榕等。
绿化覆盖率高,是否是深圳此次大量树木倒伏的主要原因?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风景园林系讲师王春晓认为,不存在过度种植的问题,这次台风“山竹”范围极广、破坏力极大,再抗风的树种也难以抵抗。此外,台风登陆前长时间的降雨使得树木根部土壤软化,根系固着能力降低。16日当天深圳阵风10-13级,当风力达到9级时,实际就已经超过了大部分绿化树木的抗风能力。
“种植质量和土壤环境差也是重要因素。“深圳的市政绿化多存在土壤基础差、土层浅薄、种植穴小等问题,土壤厚度不足,树木根系生长受限,没有起到应有的支撑作用。”王春晓指出,深圳大部分树种抗风能力弱,树冠庞大、枝叶浓密的浅根系乔木的抗风能力尤其低。同时,深圳行道树多长势茂盛,缺乏修剪,冠幅较大根系却浅,极易倒伏。
此前,深圳市园林专家黄重远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景观树种的美观与安全性应取得平衡,适当更换为小叶榕、芒果和扁桃树等抗风性强的树种。
有园林专家分析,台风引起树木倒伏,背后有诸多原因。这其中包括树种选择、土壤环境、培育时间等。同时,不尊重植物生长规律的密集种树行为也容易造成树木在台风中容易倒伏。如何让城市建设与城市园林景观绿化建设科学配套推进,是相关职能部门应该思考的问题。
如何抢救树木?
香港大学地理系讲座教授詹志勇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台风过后,树坑仍有积水,不能马上种,要先排掉水,如果马上把树种回去,树根有可能会被水泡烂。
“从植物学的角度分析说,移动城中生长多年的树木,也是有讲究的。从技术派的观点来看,移树一定不能移得太急,一棵大树的移动,起码要有一年的准备期,单是根系的切除就应该分为三次,如果一天之内将树根切断,树受打击太厉害,它们承受不住。”詹志勇说。
“很多树龄大的树也倒了,我们也感到惋惜,我们会尽量‘抢救’,对树进行扶正、支撑以及营养液输送,提高存活率。”市城管局园林专家告诉记者。
今后该种什么树?
“今后我们将结合市民意见,与专家讨论,倾向于选择抗风性更强、根系更深,树形比较舒展的树种,来减少因台风造成的损失。”市城管局园林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全市各区树木受损情况不一,要全部清理还需要一段时间。
王春晓介绍,小叶榄仁、锦叶榄仁、木麻黄、香樟、凤凰木等总体抗风能力都较强,榕树类根系广,树枝柔韧度较高,若注意养护修剪,为根系生长提供足够的空间,仍是较好的抗风树种。同时,她认为,新树种栽种过程中要注重苗木质量的选取,改善植物的生长条件。“保证充足的土壤质量和生长空间,植物才能形成深根系的有力支撑。有数据表明,修剪后的乔木其抗风效果可大大提升。尽量采用乡土树种为主进行绿化种植,做到适地适树。此外,应考虑城市风廊道与树种选择和群落组团的关系。”
读创编辑黄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