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七院癌痛控制率达90%以上

原创读创深圳  2019/05/19 12:53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文灿 通讯员 池丽敏 李艾琳

癌痛是癌症、癌症相关性病变或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的统称,它是一种慢性疼痛。记者从中山七院获悉,该院自去年9月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以来,肿瘤科成功对50例门诊患者、100多例住院患者进行疼痛滴定和全程管理,疼痛控制率达90%以上。

许多病人对癌痛治疗存在误解

60岁的王奶奶被诊断出肺癌,癌细胞已经扩散转移到她的骨头上,引起了她右侧肩膀的剧烈疼痛,晚上睡觉经常被痛醒。

“这是癌痛,需要用药控制。”在中山七院肿瘤科门诊,池丽敏医生建议她治疗癌症的同时也要治疗癌痛,并为她开了治疗癌痛的止痛药,叮嘱她按时按剂量服用。

王奶奶住院一个星期后,池丽敏医生向她询问癌痛是否好转,却得到了“越来越痛”的回答。“不应该啊!按照奶奶的状况,开的药和剂量应该都没错,怎么会越来越痛呢?”在池丽敏医生的再三询问下,王奶奶才道出实情。

原来,王奶奶的老伴和儿子认为吃止痛药会“上瘾”,就像吸食毒品一样越吃越多,以后难以停药,所以让她只有痛得无法忍受时才服用。他们觉得治疗癌症才是最重要的,其伴随的疼痛“能忍则忍”,因此改用温和的中药“慢慢调理”——而显然王奶奶并没有因“调理”而舒服多少。持续的骨痛让她睡眠质量越来越差,她对癌症治疗的信心也一天天消失。

池丽敏医生叹了口气,决定跟王奶奶一家好好谈一下。经过她的努力科普和疏导,王奶奶终于服用了止痛药,当天晚上就睡了个安稳的好觉。“许多病人对癌痛治疗存在误解。”池丽敏医生说道,“事实上,病人疼痛得到缓解,不仅可以改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延长生存期。”

并不是所有癌症患者都会有癌痛症状

癌症患者可能因为肿瘤直接侵犯、压迫局部组织,或者肿瘤转移累及骨、软组织等引起疼痛;可能因手术、创伤性操作、放射治疗、其他物理治疗及药物治疗等抗肿瘤治疗引起疼痛;还可能由于其他合并症、并发症及社会心理因素等非肿瘤因素引起疼痛。

并不是所有癌症患者都会有癌痛症状。有数据显示,治疗中的患者癌症概率为39%,晚期或终末期患者为66-80%。对于癌症患者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癌痛治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癌痛患者需要准确描述疼痛,这样我们才能准确评估,制定合理有效的止痛方案。”池丽敏医生说,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需要患者学会给疼痛打分,并且向医护人员描述疼痛,包括是否影响睡眠、疼痛部位、疼痛时间、疼痛感觉、是否服用止痛药物等。“我们的目标不只是止痛,而是要充分止痛。”

定期进行门诊和出院患者随访

20189月,中山七院启动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肿瘤科也同步成立了癌痛小组,定期进行门诊和出院患者随访。同时,坚持“常规、量化、全面、动态”评估,将疼痛宣教制度贯穿疼痛管理全程,医生、护士和患者共同参与疼痛管理。

据了解,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以来,肿瘤科成功对50例门诊患者、100多例住院患者进行疼痛滴定和全程管理,疼痛控制率达90%以上。

有效控制疼痛需要医生、护士、患者共同协作,从入院就诊开始首先由护士指导患者如何疼痛评分,筛选疼痛患者,针对需要止痛的药物的患者,由医生提出规范的止痛治疗方案,护士对患者进行疼痛知识宣教和指导用药,作为患者及家属应该更新观念,才能更好的配合医疗取得理想的止痛效果。

读创编辑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