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毫米精准制导!中山七院引进骨科手术的“GPS导航仪”

原创读创健康  2019/10/28 09:46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文灿 通讯员 李家春 魏富鑫 周恬辰

68岁的王阿姨是一名常年受腰腿痛折磨的病友,一直没有进行系统治疗。在经年的疼痛折磨下,她终于下定决心前往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七院)骨科求诊。该院骨科在“Brainlab三维C臂脊柱导航”系统下,通过手术为王阿姨进行了手术治疗,解除了困扰她多年的脊柱疾患。

患者椎管狭窄,部分神经根压迫严重

详细检查分析后,骨科主任刘少喻教授认为王阿姨存在腰椎不稳定,椎管狭窄,部分神经根压迫严重等问题;同时,王阿姨的腰椎还存在侧弯和旋转畸形,椎弓根细等问题,需要通过脊柱内固定手术来解除压迫,稳定腰椎。

脊柱内固定手术的难点就在于精准的置钉。传统的脊柱外科手术,医生大多徒手完成椎弓根螺钉的植入,其准确性主要依赖于手术医生的经验。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如果稍有差池,椎弓根螺钉就有可能穿破椎弓根皮质,损伤周围组织,导致神经及血管损伤、内脏损伤、椎体稳定性下降等并发症。根据文献报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失败率为4.9%37.5%。因此,脊柱内固定手术较大的风险一直让患者望而却步。

引进“Brainlab三维C臂脊柱导航”系统

为了降低手术风险,保障手术安全和精准,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骨科引进了国际上先进的“Brainlab三维C臂脊柱导航”系统,为手术安全、精准实施护航。

一直以来,脊柱外科手术,特别是腰椎滑脱、脊柱侧弯、胸腰椎骨折等涉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都是难度高、风险大。为了提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应运而生。

三维C臂脊柱导航系统的应用,大大降低了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风险,实现了脊柱内固定手术的“安全、精准、快速实施”。

脊柱导航系统可以连续追踪手术器械相对于脊柱三维影像的位置。在导航系统的帮助下,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脊柱地图”,规划“路线”,并避开“危险路况”,降低损伤脊髓或神经根等关键结构的风险。

根据设定,C型臂会自动连续旋转190°,采集100幅数字点片图像并自动重建三维图像,生成脊柱“地图”。只要将扫描图像数据注册到导航系统中,医生就能够计算出椎弓根的宽度,从而设计椎弓根螺钉植入的最优路径,并在即时三维重建图像引导下进行手术操作。

使用三维C臂脊柱导航系统,还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实现真正的“微创”。 传统的脊柱外科手术切口长,肌肉剥离广泛,出血多,手术创伤较大。三维C臂脊柱导航系统的应用,使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不需要切开显露就可以准确观察脊柱结构的精确三维结构,解决了传统手术中医生视野不清,术中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损伤风险大的问题,使手术的安全性和精确性大大提高。

同时,三维C臂脊柱导航还减少对术中X 射线透视的需求,大大减少手术团队和患者的X 线曝光量。

有效地减少手术时间及并发症

据了解,中山七院骨科新购置的Brainlab脊柱导航系统,被誉为脊柱内固定手术的“GPS导航仪”,精确度高(偏差0.1mm),是国际著名的脊柱手术导航品牌。

在“Brainlab三维C臂脊柱导航”系统的帮助下,刘少喻主任及魏富鑫副主任带领骨科脊柱团队为王阿姨进行了手术治疗,解除了困扰她多年的脊柱疾患。目前,骨科团队已经采用“Brainlab三维C臂脊柱导航”系统成功完成了2例脊柱复杂疑难手术。

三维C臂脊柱导航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脊柱外科内固定手术的安全性和精确性,有效地减少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为医生及患者解除了后顾之忧,相信未来也将为更多骨科手术患者带来福音。

读创编辑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