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读创健康 2020/01/10 21:25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文灿 通讯员 张霭润 江清浩
姜女士在怀孕28周多的时候,羊水却破了,住进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妇产科。但因为意外发生,只得提前剖出胎儿。胎儿喜儿出生后又遭遇早发性败血症和严重黄疸,经过产科和新生儿科的紧急救治,喜儿终于闯过重重难关。
怀孕28周出意外需剖宫产
姜女士来自福建漳州,是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她丈夫在深圳有自己的事业。追求“多子多福”的他们,在有一双儿女后又怀了两次孕,很可惜,这两次怀孕胎儿都没有长大,第四次怀孕胎停还做了清宫手术。她说:“医生之前告诉过我,最好不要再怀宝宝了。”
刚怀喜儿的时候,姜女士一家都很小心翼翼。“前几个月,一切都很正常。” 没想到,姜女士在怀孕28周多的时候,却出现了意外状况——破水了。姜女士赶紧在家人的陪同下住进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妇产科。 检查发现,姜女士的胎膜已经破裂。胎膜是隔绝胎儿和外界的重要屏障,胎膜破裂之后,羊水很容易流出并可能受到外界污染而发生胎儿感染。
由于胎龄太小,胎儿的很多器官发育不成熟,医生需要想方设法让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多呆一些日子。首先要抑制宫缩和防治感染。其次要用促胎肺成熟药物,让宝宝做好出生后自主呼吸的“准备”。此外,还需做好营养支持和适当卧床休息。
就这样,姜女士度过了平稳的19天。12月13日半夜2点多,她忽然感觉浑身发冷,一测体温,38.1℃,发热、寒战!胎儿心率160次/分,频繁重度变异减速,情况十分危急,随时都有可能“撑不住”。这意味着必须马上剖宫产。
无自主呼吸,喜儿命悬一线
凌晨3点33分,喜儿通过剖宫产娩出,但是情况非常不乐观:没有啼哭声,四肢松软,全身青紫,无自主呼吸,刺激足底没有反应,心率只有90次/分。 新生儿科及产科医生迅速展开了抢救。
因为是极早产儿,又有呼吸窘迫的情况,喜儿很快被送到新生儿科继续治疗。 一到新生儿科,立即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喜儿的情况貌似趋于稳定。但让医护们和家属都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48小时,竟如此惊心动魄。
血液感染,血色素直线下降
喜儿属于极早产儿,各项生命体征和监测指标都要格外关注。果然,在喜儿出生后才8小时,检验科就迅速报告了喜儿的血培养有革兰氏阴性杆菌生长,而且还是多重耐药菌!这意味着喜儿确实存在早发性败血症。
雪上加霜的是,喜儿的血总胆红素开始持续急剧攀升,出现了我们熟知的严重黄疸。喜儿的黄疸进展极快,出生当晚19点血总胆红素就达到了221umol/L,达到换血阈值,继续升高有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造成永久性脑损伤。
伴随着胆红素的升高,另一个指标——血色素和红细胞计数正在不断迅速下降。血色素也就是血红蛋白,它是运输氧气到全身组织器官的载体。
14日早上6点40分,监测血色素为88g/L,这个数值意味着严重贫血,再往下降就很可能导致休克和心力衰竭!必须尽快换血,提高血红蛋白浓度,将游离胆红素、炎症因子、内毒素置换出来。
罕见血型,终于配型成功
13日晚上,喜儿出生才十几小时,胆红素就升高到了换血的阈值。新生儿科向输血科发出了备血申请。喜儿是O型Rh(D)阳性血型,并不是稀有血型。可奇怪的是,输血科在交叉配血的时候,却发现存在“不规则抗体阳性”,也就是说,喜儿血里出现异常抗体,除常规的血型检测外,必须考虑特殊血型;医院输血科立即向宝安中心血站发出紧急配血申报。
焦急的等待中,喜儿的血色素还在不断下降。根据配血的情况和相关指标,新生儿科学科带头人庄思齐教授马上指出,引起喜儿胆红素迅速增高和血色素迅猛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罕见血型引起的严重母胎血型不合溶血病。血源尚未落实之际,最要紧的是减慢溶血速度,同时降低游离胆红素水平。
医护团队所有人都在紧张地等待血站的消息。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艰苦奋战,宝安血站终于传来了好消息:“配血成功!”“太好了!”
找到“元凶”!大换血救命
血送到后,经过2个小时、240ml的大换血,喜儿的各项指标终于得到明显改善。
原来,虽然姜女士和喜儿都是 O 型 Rh(D)阳性血,但他们的 Rh 血型其他抗原并不一致。怀孕期间,姜女士体内产生了对胎儿血型抗原不合的异常抗体,而这些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到了喜儿体内,导致了喜儿的严重溶血。
通过换血能把来自母体的抗体置换出来,从而不再攻击红细胞,溶血也因此得到阻止。换血同时还使得过多的胆红素、血液里的细菌以及细菌引发的炎症因子和毒素被置换出来,可谓 “一举多得”。
经过紧张的48小时,喜儿的情况终于稳定了。中山七院新生儿科带着喜儿闯过窒息缺氧、呼吸窘迫、重症感染、严重溶血性贫血、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等重重难关。
目前,喜儿躺在保温箱,体重增加了360g,已经脱离呼吸机和氧疗,皮肤红润。
读创编辑徐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