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读创深圳 2020/02/14 18:50
讲述人:中山七院心血管中心医生杨思聪
时间:2月3号 周一 多云
记录人: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文灿 郑健阳
1个月来,新冠肺炎疫情不断升级,目前正处于战疫的最关键时刻,全国上下俨然已全员戒备。2月2日,一名70岁急性胸痛的患者来我院急诊就诊,心电图提示“II、III、avF导联ST段抬高”,考虑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
由于特殊时期,所有患者在术前必须做胸片和核酸筛查。但是!这名患者胸片结果有问题——提示右肺结节影,需要按照疑似病例处理。
如果要等确切的核酸筛查结果,需要5小时!
可是这是急性心梗!急诊手术刻不容缓。急性心梗的病人,从入院到血管开通,必须在90分钟之内完成。
在结果出来之前,谁也不知道患者的是否有感染。若即刻手术——有血液暴露的风险。一旦该患者有新冠肺炎,医护人员将面临自身感染的风险。若暂缓手术——病人危险。
怎么办?不怎么办!做好防护,上!
心血管中心的医护人员没有一丝犹豫,在等待核酸筛查结果的同时,杨文聪及杨思聪医生身穿四层衣服(隔离衣、铅衣、防护服、手术衣),林林总总近30斤的防护,在DSA室的护师及放射技师的配合下,急诊行冠脉造影提示患者右冠次全闭塞,并顺利在右冠植入一枚支架。
手术完成后,当两位医生脱下四层衣服时,他们已经全身湿透了,也觉得呼吸瞬间通畅了。
手术后不久,核酸结果也出来了,阴性,我们松了一口气!
在疫情面前,医护人员也是平凡人,要说胆怯那是人之常情,但是那份拯救病人的责任感始终在呼唤我们,那是我们一往无前的动力。
读创编辑陈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