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数据看疫情下的行业变迁:消费者变了,企业的机会“藏”在哪里?

原创读创科技  2020/02/28 22:05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袁静娴

这段时间,消费者“变”了。QuestMobile公布的数据显示,手机APP、小程序、公众号晋升为生活“刚需”,仅除夕到初七,小程序生鲜果蔬业态交易笔数增长149%,社区电商交易数增长322%。线上办公、云聚会也成了工作娱乐最佳的打开方式。

消费者的变化给哪些行业带来影响?这是疫情一次性影响还是长期影响?企业又如何从中找到新的生机?2月28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助理教授、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博士邹雯莉接受了读创·深圳商报记者采访,对该现象作解读。

13个行业受影响,市场格局在调整

友盟+和见实、恩亿科等团队联合发布的数据报告也显示了消费者的变化。2020年春节期间游戏带来的增幅是2019年春节的2倍,视频类APP增幅为去年的3倍,网上药店用户由负转正,较今年节前增长61%。办公通讯增长最大,为去年同期的65倍,旅游与汽车的降幅是去年的3-4倍。

图为友盟+数据。

图为友盟+数据。

图为友盟+数据。

图为友盟+数据。

该报告认为,游戏及资讯内容类、办公通讯、在线药店及教育培训类APP活跃设备快速增长,母婴、图书阅读、运动健身及生活服务类在春节后行业V字型恢复发展,而旅游出行与汽车类受创严重,综合类电商受制于快递物流表现低迷,消费者生鲜电商需求难以释放。这13个行业中的用户移动互联网行为习惯受疫期影响较大,市场格局已经或正在发生调整中。

短期变化或出现报复性反弹

“从数据来看,毫无疑问大家的消费行为决策在疫情期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邹雯莉表示,最明显的是消费者出于对疫情的担忧和恐惧,大部分线下消费,尤其是聚集性和接触性的消费都被按了暂停键,大家更倾向线上消费。此外,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和因此产生的负面情绪,也普遍使得人们的消费欲望和频率有所下降。

邹雯莉认为,消费者的有些变化是短期的,像旅游、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的缩减,一部分是因为消费者有意识地避免聚集性和接触性消费场景而导致市场需求暂时性收缩,一部分是因为疫情使企业生产运营受阻导致供给暂时性不足。随着疫情的控制,消费者需求会逐渐释放,甚至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

“但有些变化带给行业的影响是长期的,比如在线教育、在线办公、在线医疗、生鲜配送和游戏娱乐等。”邹雯莉指出,一方面是企业在疫情期间由于需求增长导致的技术或服务提高,用户体验得到改善;另一方面是用户习惯和粘性的培养。“而这个变化可能还取决于疫情时间长度,时间越长,消费习惯就越难被改变,用户粘性也可能越高。”

企业机会“藏”在消费者的新需求

企业如何把握新的机会,在疫情拐点到来的同时,也应对市场需求的拐点?邹雯莉认为,企业首先要关注消费者态度和需求的改变。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消费者对线上消费的依赖和互联网科技的信任感都提高了,疫情过后大众也必定会对互联网科技和服务更信任且习惯,因此,企业需要更好地大同线下线上渠道,做好全渠道融合营销。

同时,消费者会对商品服务,尤其是聚集性消费的商品服务的健康卫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能够在健康卫生上为消费者提供更好保证的企业也能争取到竞争优势。邹雯莉建议,之前关注聚集性消费的行业可能需要开发出更多创新的消费场景,既能满足消费者被压抑的娱乐社交的情感需求,又能满足消费者对安全健康的追求。

此外,邹雯莉认为,疫情期间人们见证或经历了太多悲欢离合,情绪波动较大,这可能使得人们对品牌的情感属性有更高的要求,情感性消费或依赖品牌的情感属性的消费决策也变得更普遍。“打造一个有温度、人性化且有社会责任感的品牌,是品牌长期立足的关键。”邹雯莉说。

 

读创编辑蒋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