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读创科技 2020/05/12 20:23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吴吉 通讯员 陈简文
大三学生就能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且科研成果聚焦最前沿的新一代太阳能电池!近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材料科学系三年级学生王程远合作撰写的论文“选择卤化物钙钛矿加工溶剂的新分类方法”在著名国际期刊《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С》上发表。
深北莫材料科学系三年级学生王程远(右一)
据悉,王程远同学的论文在莫斯科大学材料科学系太阳能新材料实验室主任阿列克谢·塔拉索夫博士和初级研究员安德烈·彼得罗夫老师的指导带领下完成。《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С》期刊在物理化学领域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影响因子为4.309。
混合卤化物钙钛矿作为光吸收材料,被成功应用于新一代太阳能电池中,即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与传统的太阳能电池相比,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被看作是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目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效率大于25%,
已超越最常见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优点之一是在制造时可使用溶液技术,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目前已知在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不同阶段会使用大量溶剂,但并不完全明确溶剂分子与吸光材料相互作用对其性能的影响。这导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光吸收材料的性能劣化,致使整个电池的效率降低。“这项研究成果在于探寻和分类了适用于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生产的新型溶液系统工作模型,该模型将有助于科学家能够最有效地进行溶液方法的开发和优化”,阿列克谢·塔拉索夫博士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在深北莫材料科学系,不少本科学生从二年级起便开始参与现代材料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课题,例如太阳能材料、锂离子电池、发光磁性材料和石墨烯材料等。2019年7月13日,在莫斯科大学科研导师的带领下,材料科学系二年级学生便完成了属于他们的第一份科研报告,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著名科学期刊中发表。
读创编辑吴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