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深圳公益,您想到什么?“我的公益故事”征文活动正式启动

原创读创文化广场  2020/07/29 18:35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魏沛娜 通讯员 杨晓霞

从全国志愿服务最早的发源地、制定第一部义工法规,到第一个国际公益组织落地、001号私募基金会注册、第一家民间公募基金会成立,还有世界第一家专业国际公益教育的学院志愿者诞生……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诞生了华为、招商银行、中国平安、腾讯、万科、大疆等占据行业龙头地位的深商群体,为人津津乐道。但大多数人可能陌生的是,深圳的公益领域也一直走在国内的前列。

深圳不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也推动了公益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为致敬深圳公益人物,7月28日晚上,由深圳全民写作计划暨社区文学大赛携手深圳狮子会弘雅服务队、深圳市科达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展的“陌生的好人——我的公益故事”征文活动在深圳物质生活书吧正式启动。

晴娃娃慈善基金秘书长李越,深狮通讯社(公宣委)2020-2021年度主席赵安妮,二更传媒深圳公司副总裁李倩,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职业人群环境健康关爱基金”合作发展部长何蓉,深圳狮子会医疗委员会主席唐全慧,深圳众口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丽,晨道资本执行合伙人、上市公司大族激光和科达利董事胡殿君,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编辑林洁楠,以及黄东和、王威、费新乾、刘雪琼、陈卫华、陈志清、李玉、马虹玫、梦晴、孙勇、江飞泉、冰凌花、卫鸦、黎戈、刘霖玲、李于兰、李功园等30余人出现活动。

说到公益,您首先想到什么?说到深圳公益,您首先想到什么?深圳公益40年,您认为最具历史意义的事情是什么?说到深圳公益,印象最深的是哪些人物和机构……当晚活动上,许多嘉宾纷纷畅谈了他们心中的“公益”。例如,谈到公益,李倩想到的是平等,她平时热衷于参加教育类公益活动,因为相信“教育是改善人类不平等最好的途径”。

“公益是一种生活方式。”马虹玫认为提倡公益不是作秀,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宣传上,每个人都应该身体力行。从十几年前就有意识地做好垃圾分类,到今年带领华媛会成员向湖北的地市县级的医疗机构捐款七万多块,马虹玫认为只有将公益理想落实到生活实处,才能真正发挥公益的效果。

在赵安妮眼中,公益是深圳一张非常闪亮的名片,人人都在做公益。许多做公益的人往往是城市的受益者,最后将善心反哺于深圳。从受惠者到施惠者,这是社会公益的一种良性互动。

公益慈善等于无私奉献?在孙勇看来,答案是否定的,他表示,人们参与公益慈善,也要获得社会激励机制的肯定。深圳的激励机制对公益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如何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还要进一步努力。对此,观众李功园则认为,不从自身利益出发,做一件小事不求回报就是一种公益。

那么公益与商业能否结合在一起?一些嘉宾持以赞同的看法。例如李越提出要用商业的思维做公益,让公益事业有“造血”功能,如此公益才能持之以久。何蓉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商业向善、公益向善的队伍,以商业模式带动公益发展,让公益观念能够深入人心。

公益发展不断丰富着深圳的城市内涵,亟需系统梳理记录期间的风雨历程和感人故事,“我的公益故事”征文应运而生。在活动现场,嘉宾分享了许多公益国际理念、经典案例和公益故事,还深入讨论了“我的公益故事”应该如何书写。胡殿君强调,征文应该真实讲述深圳公益故事,道出深圳人从打拼赚钱、省钱到捐钱做公益慈善的心路历程,展现特区的公益创新成果和精神。

征文究竟写什么?唐全慧既是企业家,也是文学爱好者,她建议,此次征文不是为了歌颂某个人物,而是希望讲述包括知名人物、中产阶级、普通老百姓等社会各阶层人群的公益故事,写出公益人的激情和生命力,展现他们内里“有爱、有善、有美”的独特人物魅力。何蓉和李丽纷纷表示赞同,身边每一位公益人的身上,都有值得挖掘的故事,他们可能平淡,但同样拥有感人的力量。

故事如何写得好?李越建议,是否能采用更为活泼新颖的手法,跳出狭隘的叙事方式,避免套路化,在报告文学之外,探索全新的故事形式。

林洁楠介绍了“我们深圳”系列丛书体例规范,表示此次征文以非虚构纪实性原创作品真诚讲述深圳公益故事,不仅有利于梳理深圳公益的模式、管理经验,还能成为传递温暖的载体,是一种心灵的力量。费新乾认为,公益故事既要有典型性,有非虚构性,又要有文学性。

据悉,“我的公益故事”征文截稿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所有参赛作品需在官方网站(邻家社区网:https://www.linjia114.com)上传提交。深圳全民写作计划连续八年获得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福田区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专注深圳叙事,先后策划了“入深圳记”“深商故事大赛”“我们的拓荒记忆”等赛事主题,致力于以充满民间视角的深圳题材原创作品,寻找曾经属于这个城市的记忆,发现值得记忆的城市精彩,让更多人了解深圳历史。

读创编辑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