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吉 通讯员 丁超 陈超群
7月30日晚,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组织召开线上座谈会,学习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的批示以及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院领导、师生代表、行政部门代表30余人参加了线上会议。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执行院长高虹传达了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并分享了学习感想。高虹表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关键时间点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的批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的召开对我国未来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纵观历史和从全球的视角来看,研究生教育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和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支撑,也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水平和国家创新能力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是有不小差距。
高虹表示,面向未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应加强思政工作,做好“三全育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工作系统,导师的作用也不可或缺,价值塑造需要融入课程教学和导师研究指导中,“导师既要做学业导师,也要做人生导师”。其次,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大湾区和深圳的产业发展需求,做好支撑工作。第三,要坚持创新引领,博士教育要更加强调原创和重大技术创新,专业学位教育要突出应用和集成创新,要重整重构工程专业学位教育,着力增强硕士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产品研发能力,真正把已有的知识落地,产生社会价值,做出清华水平和深圳特色。最后,还要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国际合作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好做法,真正做好产教融合、科教融合,能够面向国家经济主战场,面向社会需求和世界科技最新前沿,培养高层次人才。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关添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修订的背景、内容以及核心的问题,并和与会师生共同学习。
与会师生代表会前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思考,会上踊跃发言、积极交流心得体会。
先进制造学部冯平法老师认为,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研究生教育为主题的一次大会,将研究生教育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与当前的形势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同时也是国际研究生院发展的重要机遇。他建议学院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规模和水平,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完善教师成果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在教学上能够有更多投入,并梳理培养体系,使研究生课程更富有挑战性和系统性。
2018级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生高超表示,国际研究生院具有良好的学科交叉氛围,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们可以在同一问题上提出不同的思考维度,以项目为依托进行深入交叉交流,增强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学院积极推动科教融合、科研创新,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与能力,在未来服务社会时,同学们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自由交流环节,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左剑恶、陈伟坚,培养处处长王蒲生进行了发言,畅谈对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的学习心得,并就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产教融合、未来规划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党委书记武晓峰在总结发言中表示,自国际研究生院揭牌以来,该院积极面向未来,主动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分类培养,积极深化改革、苦练内功,此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的召开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建设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更加坚定了各项工作的信心。通过对会议精神的学习,大家对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将极大地促进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把研究生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读创编辑吴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