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读创科技 2020/08/25 10:35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吉 通讯员 陈超群 丁超
8月24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迎来了一群新面孔,1600余名怀揣梦想的2020级新生成为南国清华的新主人,开启一段新的征程。
上午8点, “全副武装”的新生就已经在深圳大学城清华园区的小北门等候入校了。受疫情的影响,今年新生入校采用预约制。8月24日至25日两天,新生按照预约时间分批入校。为了减少人员聚集、保障学生身体健康,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在小北门增设了新生专用入口,学生需完成“信息报备-体温检测-消毒-资料收集”等流程后,前往指定地点办理报到手续。同时学院还贴心地为新生准备了摆渡车,方便学生快速地往返报到点和宿舍。海洋学科的许俊杰是24日第一位入校的新生,为了考上清华,他准备了两年,他表示,希望在南国清华好好做科研,争取以后读博深造。
疫情防控要严格
此外,在新生入学前,学院就将报到须知、防疫要求等资料通过新生联系人发给新生。在迎新现场,学院还为师生准备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保障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
在CⅡ楼一层的迎新大厅和CI一层的教室,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培养处、研工办、院办、外信办、后勤办的老师和来自各专业的志愿者同学们早早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准备就绪,为新生提供贴心和周到的服务。新生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有序地完成资格审查、学费缴纳、住宿办理、户籍迁移、居住登记、领取院衫和学生手册等注册手续。整个迎新现场井然有序,入学程序简洁、高效,指引清晰,所有手续一站式解决。
志愿者搬运行李
很多迎新志愿者也是今年的新生,他们提前一周参加了我院学生创新领袖训练营,并主动报名担任志愿者。李龙飞和王乃禹是2020级的新生志愿者,负责行李搬运的工作。他们早上7点半左右就来到了现场,上午8点到11点和下午2点到5点都是他们负责搬运行李的时间。他们说:“报名志愿者只是想着能够多为大家帮帮忙、出出力”。为了这一句简单的承诺,他们在深圳午后高达34摄氏度的天气里一遍遍地往返小北门、荷园宿舍楼和C楼,减轻新生的负担。
本次将要报到的研究生新生共1600余名,包括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材料与化工、TBSI交叉学科、Open FIESTA交叉学科、机械、化学、公共管理、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水利、物流工程与管理、建筑学、金融、艺术等专业。新生们怀着对研究生新生活的期待,畅谈了自己的清华梦与未来规划。
院领导在迎新现场看望新生和工作人员
电子信息专业计算机技术方向2020级新生李泓嘉表示,读高中的时候,她身边一位老师的朋友赠送给她一本《水木清华》和清华的钢笔,从此心中就埋下了清华的种子,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被清华录取。她说:“我很喜欢深圳这座城市年轻、充满活力和创新的调性,我的专业研究方向是计算机技术,如华为、腾讯等很多科技公司的总部也在深圳,希望自己未来以专业科研为主线,学好本领,为深圳的发展注入活力。”
8月26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将举行2020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与校本部进行同步视频直播。接下来的两周,还将开展入学教育和强化周系列活动。
读创编辑吴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