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财经2021/08/23 18:33
“善建益行·致敬建圳者”大型公益行动特派记者 张洁
在深圳这座全球创新之都,不仅创新的成果领跑全球,创新的速度也屡被刷新。成立于2019年5月的深圳市哈深智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深智材”),就是深圳自主创新企业跑出“创新加速度”的典型代表之一。仅用两年时间,哈深智材自主研发的绿色柔性印刷电子就投入量产,产品还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
企业的技术领跑离不开优秀的研发团队,企业的产品落地则离不开深圳大力推进产学研资深度融合的政策支持。哈深智材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柔性印刷电子技术研究中心,成立至今已荣获多个科技类奖项。“我们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首个产学研落地的企业,为加大研发力度,我们在企业内也成立了研发中心。”哈深智材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赵维巍日前在接受深圳商报/读创记者采访时介绍。
海外技术人才回深创立产学研落地企业
“哈深”二字,代表着哈深智材是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走出来的企业,也代表着赵维巍对深圳的喜爱。
2016年赵维巍从美国深造回国后,直接选择了深圳,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这个选择可以说是毫不犹豫。在美国时,我就经常听到身边的人推荐深圳的创新环境,十分心动。回国时我没有考虑其他城市,直奔深圳。”他笑着说。自此,一直研究材料学的他,出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与博士生导师,并成立了柔性印刷电子实验室,后壮大为柔性印刷电子技术中心,获得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称号,为产学研企业落地做好了准备。
“设立技术中心时,我们的出发点就是朝着产业变革去的。成果要用到产业中去,才能产生作用。可以说,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服务产业。”在谈到为何想到从研发转而成立市场化公司,赵维巍说道。
得益于深圳人才政策和良好的创新创业条件,赵维巍获得深圳高新技术人才项目“孔雀计划”、南山区高层次人才创业支持项目“领航计划”等多方创业支持,于2019年5月成立了哈深智材。
(哈深智材获得的部分资质、奖项)
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首个产学研落地的企业,哈深智材备注瞩目,屡获科技奖项,赵维巍也获得“2020年深圳十大好青年”等荣誉。2019年9月,哈深智材获得国华基金旗下基金投资,今年6月再获深圳市投控东海中小微创业企业投资。目前公司拥有员工三十余人,其中研发人员占一半以上,在深圳与韶关都设有生产线,预计今年柔性印刷电子产品产量达到十亿枚。
(投控东海与哈深智材战略投资入股签约仪式现场)
绿色柔性印刷电子产品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赵维巍介绍,印刷电子可以通俗的理解为电子标签。传统的印刷电子要通过光刻、酸洗等步骤,不仅有安全隐患,还污染环境。他带领研发团队凭借柔性印刷和银包铜浆料技术优势,成功研发出绿色无排放、低成本的RFID(射频识别)标签,目前该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所谓‘绿色印刷电子’,就是在制作生产过程中更环保。”赵维巍告诉记者,印刷电子技术涉及很多方面,他认为的难点在于功能性油墨。目前大部分印刷电子使用的是导电银浆,成本与环境污染是现实问题。柔性印刷电子技术研究中心率先攻破技术难关,采用银包铜浆料制作,这也是哈深智材的技术核心之一。“在技术这方面,我们已经不存在卡脖子的问题了。”他说道。
(哈深智材的绿色柔性印刷电子产品)
领先的技术,在遇到市场化进程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据悉,绿色柔性印刷电子目前主要应用于物联网相关的产业链,如无人零售、图书馆、档案管理、奢侈品门店、仓储物料、机场行李分拣、可穿戴设备等行业。赵维巍说:“不仅目前已应用的行业,随着发展,将涉及生活、工业、农业各个领域。未来应做到‘一物一码’,就是每个物品都要有自己的身份证,追根溯源,实现万物互联。这不仅仅是柔性印刷电子技术能做到的,还需要云、5G传输和整个产业链的连通。”
赵维巍坦言,新技术落地生产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产业链断层,产品生产的进程可能受影响,当前仍然需要更多创新来实现产业链的完善。他认为,创新应分为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两部分来讨论,基础创新以学校、科研机构为主,应用创新是指从技术攻克到下一个应用性能再到市场的稳定性。产业链的完善就属于应用创新,需要持续推进。今年生产线落地后,哈深智材对公司与技术中心做了重新的梳理定位,“我们现在思路很清晰,公司面对客户需求,由技术中心实现需求及技术更新,赋能技术落地。”谈到市场化进程,赵维巍充满信心。
绿色技术助力“双碳”,推动产业变革
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庄严承诺“力争2030年碳排放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并将这一战略写入“十四五”规划。深圳政府积极响应,成立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践行“双碳”,为社会转型注入巨大动力。
哈深智材研发生产的绿色柔性印刷电子,从一“出生”就与“双碳”不谋而合。通过新型的绿色技术推动产业变革,哈深智材的目标是帮助整个产业链实现“双碳”,如促进企业进行碳交易、与企业优化碳积分算法等,赵维巍认为,这也是哈深智材的使命。他大胆设想,未来物联网可顺利连接绿色经济与碳经济,绿色柔性印刷电子作为纽带,有望带动整个行业实现“双碳”。
“当然,这其中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希望政府可以出台一些具体措施,助推产业加速变革。同时,我们十分愿意与产业链相关企业共同作出实际的案例,为‘双碳’发展作出示范。”谈到实现“双碳”的具体措施,赵维巍这样说道。
可以看出,哈深智材对绿色技术的深耕,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技术领先,他们的目标更为高远,已瞄准促进产业链的整体发展。据悉,哈深智材未来将持续通过绿色印刷电子技术,切实服务于电子信息的升级换代。在赵维巍看来,这既是哈深智材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公司宏大而美好的“绿色愿景”。
实现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赵维巍谦虚地认为自己只是深圳众多科技创新大军中的一员,谈及申请成为“建圳者”的初衷,他表示,希望通过参与这项行动持续激励自己和团队,不只追求技术革新,还要实现应用革新,为深圳实现“双碳”战略目标贡献一份绿色科技力量。
(本文主要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审读:谭录岗
读创编辑徐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