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大(深圳)2600多名新生开启新旅程,林郑月娥送上祝福和期望

原创读创科技  2021/09/04 17:06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吉 通讯员 马明霞

9月4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1级26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齐聚神仙湖畔,为他们理想征程掀开新的篇章。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作为此次入学典礼的特邀演讲嘉宾,向新生带来诚挚的祝福。

此次入学典礼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分散方式举行,大学主管人员、教授在主会场进行典礼环节,本科与研究生新生分散在50多个教室分会场线下观看和参与典礼,新生家长、社会各界嘉宾在线上全程观看了入学典礼系列活动。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表主题演讲

林郑月娥在致辞中评价港中大(深圳)是大湾区高等教育协作的成功典范。教育是社会人才之源,而高等教育是香港特区的优势之一,特区政府一直支持各大学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办学,助力大湾区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自2014年开始运作以来,港中大(深圳)在教学与科研方面表现卓越,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连续六年成为广东省内录取分数最高的院校,成绩有目共睹。”

她高度称赞了港中大(深圳)在各方面的发展成就,对今年医学院的成立,她说:“医学院的成立除了是港中大(深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对接大湾区国家战略的总体部署,对促进大湾区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持续深化深港两地在医疗、教育领域合作新模式、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作为大湾区内第一所合办的医学院,港中大(深圳)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将充分利用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契机,把港式医疗经验带到内地,建成具备高端医学人才培养、先进医疗服务和创新医学研究三大功能的国际一流医学中心,未来发展令人期待。”

最后,林郑月娥祝愿同学们在港中大(深圳)有一个精彩又难忘的学术生活,“希望你们在青春岁月里发奋图强,未来既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也为自己编写灿烂的人生。我也希望疫情尽快过去,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再次来到港中大(深圳)校园与各位见面。”

港中大(深圳)校长徐扬生教授致辞

港中大(深圳)校长徐扬生教授在致辞中寄语新生要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要有意识地隔绝现成信息与网络,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要学会沟通,“沟通本质上是一个相互理解、取得共识的过程,你要尊重对方,与人为善,善于聆听,懂得宽容与感恩。”演讲的最后,徐扬生校长寄予同学们深厚的期望:“百年前,一代青年学子以民族兴亡、国家命运为己任,以青年的热情、勇气、志向与决心缔造了今日的共和国。今天在座的你们正如旭日勃发于东方,饱含着蓬勃的朝气与希望,未来在等待着你们的描绘。同学们,我希望你们能够始终牢记,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时代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要立志向,开眼界,脚踏实地,不负初心,承担起一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最后我想把一句话赠送给我们的新同学——同学们,朝着月亮出发吧,即使不能到达,你也将置身于一片繁星之中。”

本科与研究生新生分散于教室参加典礼,全体起立唱国歌

中国科学院院士、港中大(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唐叔贤教授作为入学典礼的主讲嘉宾,通过分享他的人生经历,提醒同学们要为未来做好准备,“命运总会眷顾那些保持开放心态且做好准备迎接挑战的人。”演讲最后,唐叔贤教授给同学留下对“成功”定义的思考,他说“什么样的人才是成功的人?我们应该如何衡量成功?在我看来,衡量成功的最好方法是看你帮助了别人多少,而绝不是‘从别人那里拿走多少’。愿诸位能够积极向上,和善友爱,乐于助人,虚怀若谷。若诸位能做到这几点,定将为你的人生开启若干扇大门。”

来自大三经管学院、逸夫书院的赵千帆同学代表高年级学子祝贺新生踏入大学生活新征程,并与大家分享了大学生活的两个建议:抓住每一个机会,与大学的老师建立联结;在大学期间养成良好的习惯。来自金融工程专业、祥波书院的冯梦婷同学代表新生发言。

升国旗仪式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1年开学周活动从8月18日的“大学第一课”开始,到9月5日结束,期间举办了一系列的迎新活动:系列云端学术讲座、新生报到注册、各学院的学业指导分享会和学术顾问交流活动、各书院的迎新破冰活动、研究生院各项目组迎新活动、家长会及入学典礼等。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增进了同学们对大学学术生活和书院生活各方面的深入了解,帮助同学们更快地融入港中大(深圳)这个大家庭,顺利过渡到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9月6日开始,新同学将正式进入课程学习,开启在神仙湖畔的新的学术旅程。

审读:谭录岗

读创编辑陈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