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读创文化广场 2021/11/05 21:28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梁瑛
将“地图”概念引入传统山水,11月5日,“理——王绍强的维度与艺术”在何香凝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艺术家王绍强近年创作的60余件作品,是王绍强一次关于当代水墨与人文地理的研究计划,也是一项关于传统绘画媒介和图像语言的创作实验。艺术家在人文地理学科和图像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展开了对中国哲学特别是人与自然观念的深入思考,并在本次展览中以绘画、装置、光媒体等媒介进行阐述与践行。
△嘉宾合影
△艺术家王绍强在开幕式上致辞
△王绍强向何香凝美术馆捐赠作品《三色九千之三》。
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南方分院、广东省政协书画院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何香凝美术馆主办,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亚洲艺术中心、33当代艺术中心协办,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教授担任学术主持,何香凝美术馆馆长蔡显良教授担任展览总监,北京画院院长,著名策展人吴洪亮先去担任策展人。展览将延续到11月28日。
开幕当天,与展览相关的系列活动也在何香凝美术馆举行。11月5日上午,“我的创作”分享会在何香凝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艺术家王绍强主讲,管郁达、姜俊、漆澜为特邀嘉宾出席分享会。下午在何香凝美术馆会议室举办了学术研讨会,由皮道坚担任学术主持,王绍强、冯原、夏可君、管郁达、姜俊、漆澜、丁澜翔、易东华参加了研讨。
△展览现场
在传统文化的解读中,“理”孕生万物,同时也是一种渐变和转化,尤其是人生不同阶段的境遇、经历、心态多重维度的变化。身兼多种身份的王绍强,是美术馆管理者,也是教授、出版人、设计家。作为广东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他策划了很多重要的展览和文化活动;作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澳门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及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他如今已是桃李天下;作为出版人和设计家,他设计和出版了大量的重要文集和艺术与设计作品,获奖到手软。
正是多变的经历,让王绍强的创作从观念、媒材到方法出发,继而在真实的大地空间里定位心中的自然与图像表达。本次展出的作品正是由考古学和地质学的研究延伸而来,借助中国传统的水墨艺术的独特语言和表现方式,将文化、地缘学研究与历史考古相结合,艺术家通过创作状态找回心中的自然与内在的力量的平衡,与自然对话,与古人对话,从而试图在多变与不确定的世界寻找另一份内心安定。
身兼多职的王绍强将研究、管理、创作变成三位一体的事情。因为忙,王绍强创造了独具一格的创作方式,从容地调动时间、阳光、空气去创作。每天上班之前,他将墨喷到纸上,剩下的就交给这一天的时间,下班时早晨的墨迹已干,他再根据已经形成的痕迹继续上墨,如此反复。他其实是设计了一个时间的阀门,这个阀门能驱动空气、水分、纸张的纤维共同变化,这些物质依照自身的物理特性演进,水会干,渣滓会沉下去,宣纸的吸附力和分布在其中不规则的纤维自然会生产不同的痕迹,他有效地将自己的创作与自然规律融合在一起,当画面上积淀了足够的时间,从而散发出的这种“淡定”是非常珍贵而富于感染力的。
在谈到自己水墨创作的缘起时,王绍强说:“喝茶的时候,茶水积累下来会形成某种浓度,每次形成的图像都不一样,这给了我灵感。我的画其实也是在利用这样的水性,以及水与空气、水与时间的关系来创作,当然这里面还是包含了主观的对自然和山水的向往。”
△参展作品
策展人吴洪亮先生认为,星图、方格网、卫星地图标识、水墨材料、山水意象,这些是王绍强作品的关键词,也构成了其艺术风格的主要特征。基于对中西方艺术发展的理解,对当下艺术生态的观察,用今天的知识结构重新认识和选择传统文化资源,应该说,王绍强推演出一套自己的创作方法论:他循着抽象形态这个古今中西共通的元素,回溯到中华文明最初的几何图像系统“河图、洛书”,进而将“地图”的概念引入传统山水。如果全球化是将所有地域差异性裹覆起来的海水,王绍强则以古老的河图洛书为锚,将自己那一艘航行在水面的船,定位在了东方精神的水域。
△参展作品
展览是艺术家在遵循整套创作的研究思路和论述的独特逻辑,配合一手文献资料,首次在时空与纬度中展开思考与实验,从地理考察中直接采集实物样本。在人文地理研究的基础上,画面保留原来的方法论而尝试语言和观念层面的转换,深化矿物、岩石、构造在造型和样式上的描述,用土画土,用水画水,追求事物的抽像本源!这些画作所呈现的面貌既不是传统中国山水画,也不同于西式风景画,并和装置、影像、文献等创作和展示形式相得益彰。
除了创作媒材上的新突破,艺术家还将声光电等现代科技引入创作,实现立体装置视觉化,综合材料的介入拓宽了水墨媒介的维度及丰富性。从二维、三维到多维,在九宫格中进行新干预方式,包括不同的自然材料嵌入实物标本,对所采集的样本进行微雕与再造,寻找当代技术处理方法,在造型和形态上延续地域美学的深入研究。
△参展作品
本次展览是王绍强在当前艺术思潮下多维度的构建中所展现的具有革新意识的自我探索,也是他对未来创作方向的一种追寻和思考。呈现了他在艺术家、管理者等多重身份下,对于中外艺术格局和不同艺术语言的判断,以及他基于中国哲学和文化思想体系及其所包含的自然观、历史观研究所进行的跨媒介艺术实践。
审读:喻方华
读创编辑梁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