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今日荐书|为何黄金会与现代货币揖别?

原创读创文化广场  2021/11/19 10:09

◎郑渝川(书评人)

这是一本内容坚实,但又通俗易懂的金融普及读物。书作者向读者介绍了货币的基础知识以及演化简史,评述了金属货币、银行货币、现代货币的常识以及常见问题,并就主权货币、数字货币等“未来货币”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在笔者看来,这本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比较简洁明晰地讲清楚了为什么重回金本位制的主张并不可取。

▲《货币常识:历史与逻辑》
李义奇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年9月

 

在货币的演进史中,金属货币长期扮演主要角色。这与铜铁等金属以及黄金白银具有作为交换媒介所要求的可携带性、耐磨损性、同质性、可分割性、可识别性等物理特征有关,不仅如此,被作为货币的金属还具有象征价值或是实用价值,这些金属的供应量长期以来相对稳定。

金属铸币往往会与称量的金属货币一同使用。称量货币以金属币材本身的重量、成色为基础,用作价值贮藏和大额支付更为方便。金属铸币的权力一旦被垄断,铸币者往往会致力于减轻铸币的纯度或重量来牟取利益。中国历史上,王莽推行的新政就包括货币改革,铸大钱(钱体、重量有限增加,但面额价值以数倍甚至更高倍数增加),类似的改革在汉末三国时期也被董卓、孙权、刘备等人采用。其他朝代还曾出现降低铸币纯度以牟利的现象。

发行金属铸币的种种猫腻,容易让人形成一种误解,那就是错误地认为金属货币的含量如果稳定,其购买力也是稳定的。经济学博士、北京金融街资本运营中心副总经理李义奇在其所著的《货币常识:历史与逻辑》一书中就指出,金属货币的货币性与商品性存在竞争关系,这种竞争会影响货币流通的稳定:当铸币作为货币价值(面值)高于其作为商品的价值(市值)时,民间就容易掀起盗铸之风;反之,当面值低于市值,民间就会销熔铸币,也就是将金属铸币炼化,然后改为他用,将因此获得数倍于原面值的利益。

《货币常识:历史与逻辑》是一本内容坚实,但又通俗易懂的金融普及读物。书作者向读者介绍了货币的基础知识以及演化简史,评述了金属货币、银行货币、现代货币的常识以及常见问题,并就主权货币、数字货币等“未来货币”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在笔者看来,这本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比较简洁明晰地讲清楚了为什么重回金本位制的主张并不可取。

中国古代流通金属货币,但哪怕是称量货币,也并没有因此稳定物价。书中援引《中国货币史》书中整理的15-19世纪中国和欧洲白银购买力变化的数据指出,经过约400年,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白银作为货币的购买力都发生了急剧下降。

《货币常识:历史与逻辑》这本书详尽引用了中外货币发展史的相关史料和数据,令人信服地证明了金属货币流通并不必然带来物价稳定的结论。而从最近几十年的黄金价格波动率(25%)远远高于通胀率,也高于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分别是16%和18%),就证明那些致力于呼唤以重建金本位制来确保经济稳定的主张,其实完全脱离实际。

中国古代的金属货币与纸币

金属货币相比而今的信用货币,存在两大缺陷,一是货币供给缺乏弹性,二是钱不够用。尤其是第二点,在唐代中期和北宋等时期,暴露无遗。以唐代德宗、顺宗、宪宗等君主在位期间的“钱荒”情况为例,当时每匹绢的价格从四千文跌到了八百文,每斗米从二百文跌到了五十文。而两宋时期的钱荒更加突出,商品经济的发达加剧了通货紧缩,尽管北宋政府大量供应货币,还在局部发行纸币,钱仍然不够用。究其原因,首先就是前面所提到的铜币面值低于价值,这让北宋民间高频度兴起销熔铜币之风。其二就是“劣币驱逐良币”,民间争相将现行货币存入家中不用,而拿出五代时期那些缺斤少两的铸币来使用。其三就是铜钱外流到了辽国、高丽、日本等地区。

尽管中国古代许多朝代明令禁止民间私蓄铜钱,也不得私铸铜器。但正如《货币常识:历史与逻辑》书中指出,其成效值得怀疑,“法律和行政措施可以在短时期内缓解问题,不能长时期与经济运行规律相抗衡”。

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私交子开始流通。之后在仁宗年间,朝廷设益州交子务,正式发行官方流通纸币。自此之后,南宋、金、元、明、清都曾流通国家纸币,对照铁钱、铜钱或银两为货币单位。但在当时,由于很多时候未能控制好纸币发行数量,从而让纸币币值出现很大程度的紊乱。

《货币常识:历史与逻辑》这本书深入探讨了中国古代纸币的利弊。书作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纸币流通,弥补了金属货币的不足,促进了商品交换;并因携带方便,免除了金属货币的运输费用。但其弊端也是明显的,元明两朝滥发纸币,对于当时工商业及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造成了破坏,也抑制了中国古代信用金融事业的发展。

为什么金本位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金本位制真正推行的时间只有100多年,起源于1821年拿破仑战争后的英国,1931年被英国放弃。美国、德国、日本分别在1879年、1873年、1897年确立金本位制,又分别在1931-1933年间放弃。

《货币常识:历史与逻辑》书中指出,金本位制的形成纯属偶然。英国19世纪初击败了欧陆霸主拿破仑,强化了霸主地位。金本位涵盖了当时世界货币交易的三分之二。但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经济总量增加,黄金的量已经满足不了正常的交易需求。比如美国在废除金本位制前,维持正常经济运行的货币供给是200亿美元,但当时美国作为货币的黄金数量只有40亿美元。其他国家同样如此。这意味着,在经济出现较大波动情况下,如果大家都要求银行存款和银行券兑现,金本位制就会很快走向崩溃。

事实上,从19世纪初到1929-1933年大萧条,多次经济危机已经暴露出了金本位制的缺陷。而且,当时的各国谁能较快、主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货币贬值,其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就会提振国内经济——这种对于当事国家的有利策略,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就是以邻为壑。法国、意大利等国勉强将金本位制撑到了1936年,也受困于糟糕的货币经济状况,不得不效法日本、美国等国予以放弃。

《货币常识:历史与逻辑》书中指出,1929-1933年大萧条期间,由于当时的中国实行银本位,白银价格下降幅度大于一般物价下降幅度,这就使得当时的中国处于一个宽松的货币环境,出现了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但这一进程很快被1937年七七事变所扩大的日本侵华战争所打破)。

《货币常识:历史与逻辑》书中回溯了银行货币的发展过程,尤其是每一阶段银行货币的发行权、金银准备等问题所引发的争论,给予了深入讨论。书作者指出,货币在物质形态上彻底摆脱对金属的依赖,本身是货币制度的革命性进步,使得经济摆脱了对货币供应数量的限制,而且整个社会的流动性供应也不会再因金属货币供应弹性问题而时常处于危机状态。

银行货币相当于金属货币还具备调和价格标准和支付工具两大职能之间的内在矛盾等功能,其缺陷在于币值稳定——中央银行的存在意义,就在于弥补这项软肋。中央银行建立以后,其债务货币(现金)就成为市场上最终的支付手段,这是实行金属货币所无法采用的方式。书作者指出,在市场流通的界限内,中央银行货币表现为现钞,商业银行货币表现为存款负债,此外,还有体现为商业银行资产的中央银行负债(备付金存款),发挥着最终清偿手段的作用。这些使得银行货币相较于金属货币,以及与黄金挂钩的纸币体系,都更加稳定。


作者简介

郑渝川:资深书痴,买书如山倒,“剁手”频率高。书评、时评作家,现居成都。千余篇书评见于《深圳特区报》《信息时报》《广州日报》《上海证券报》等国内多家报媒。

审读:喻方华

读创编辑苏海强

读创客户端提供的所有内容,为客户端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均受相关法律保护。未经读创客户端或权利人授权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复制、修改有关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我们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