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百色行之一: “贫困地区”变身“开放试验区”

原创读创深圳  2021/12/23 14:47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陈发清

由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帮扶的贫困地区广西百色,如今已变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崛起为千亿元“中国—东盟”新兴铝产业基地。为了探寻壮美红城百色的新变化新未来,12 月 22 日粤港澳大湾区 15 家主流媒体记者走进百色,进行为期三天的采访活动,将重点采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情况及发展举措、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投资合作、乡村振兴走向富裕之路……

贫困村庄变为4A景区

12月22 日下午,采访团来到位于凌云县的浩坤湖景区浩坤村,这里湖山秀美,宛若仙境。百色市凌云县文旅局局长张孝廉介绍,浩坤湖湖面达20 平方千米,是凌云县最大的一片水域,跨伶站、下甲两个乡镇,湖面宽阔,水质清澈。但 在2015 年前这片美丽的水域,并没有给周边的乡村带来丰盈的回报。浩坤湖周边的弄福、陶化、初化、浩坤 4 个 村 2015 年贫困发生率均在 50%以上,特别是陶化村贫困发生率达到了 78.82%,“一湾绿水映石山,四面透风贫苦寒”曾是浩坤村的真实写照。

2015 年国家提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凌云县委以浩坤湖国家4A景区景点为引爆点,开发建设浩坤湖景区,环浩坤湖山水生态体验区规划面积 980.5 公顷,规划实施项目 40 个,总投资 8.97 亿元。2017 年来,实现景区户均年收入增加 4000 余元。2021 年 1 月至 10 月实现接待游客量 10.53 万人次,实现总收入 767.7 万元,其中国庆期间接待游客 11395 人次,运营总收入 86.53 万元,增长幅度为百色周边景区最大之一。目前浩坤湖景区已成为浩坤湖旅游扶贫示范区核心区域,也是凌云县旅游扶贫产业的一张新名片。

生态变产业 农民收入大提升

采访团第二站来到凌云县“泗水缤纷”田园综合体项目平怀村。村口就见到宽敞的柏油路穿过桑树林直通入屯,一栋栋具有民族特色的楼房依桑而建,村子里步步皆景,处处如画。凌云县下甲镇党委书记万再华介绍,凌云县重点改造提升“泗水缤纷”沿线 14 个村庄风貌,按照“一村一特色”主题,实现“村庄变景区、文化变体验、生态变产业、能人变创客”四变的做法,深入挖掘每个村庄民族民俗的特色,力争将彩架、平怀、平里等沿线村寨打造成 3A 级景区,与沿线浩坤湖景区、泗城古府景区、茶山金字塔景区等串连成线,全力打造凌云全域旅游示范带。“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一条山川壮美、乡村振兴富裕之路正在徐徐展开。记者了解到,在全国劳动模范村支书郁再俭的带领下,平怀村以“党总支部+合作联社+专业合作社+农户”方式发展桑蚕产业,提高抗风险能力,产生1+1大于2的效益。“延伸产业链条,创造条件让群众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旅则旅……分享产业红利。”郁再俭说,村里建有桑葚果酒厂、食用菌车间等,一二三产逐步融合发展,村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了18000元。

甩掉贫困“帽子” 迈入开放新时代

百色是广西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同时也是集“老、少、边、山、库”于一体的特殊地区。当地少数民族人口占 87%,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多姿的文化,黑衣壮文化、壮族嘹歌文化等被列入国务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重点帮扶,如今百色彻底甩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帽子”,实现了中央提出“整个百色地区能够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的殷切期望。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百色过去 5 年实现 102 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99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2个贫困县(市、区)全部摘帽,2020 年获广西自治区绩效考评“一票赞成”,多个全国现场会在百色召开,一批典型经验在全国全区推广,深圳小镇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示范性工程,黄文秀等一批先进个人、百色市委等一批先进集体获得党中央和广西自治区的表彰。

如今百色发展迎来全域开发开放新时代。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也是全国首个地级市全域覆盖的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打造面向东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要平台。百色地区生产总值 2020 年突破 1000 亿元,达到 1333.7 亿元,铝产业进入广西千亿元产业集群行列,基本建成全国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百色巴马机场航线实现直辖市和长三角、珠三角主要城市全覆盖,旅客年吞吐量突破 20 万人次。右江航道提升到Ⅲ级标准,百色港年通过能力达 1439 万吨,千吨级船舶可直达粤港澳大湾区。

审读:喻方华

读创编辑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