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能替代人类吗?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院士这样说……

原创读创科技  2022/04/25 19:01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吉

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区别是什么?人工智能是否会替代人类智能?……日前,深圳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在“院士讲堂”活动中,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产生过程、演变历史和发展趋势,列举人工智能在重要领域的应用,并从多角度分析人工智能的实质与不足,探讨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终极目标。

讲堂活动由中共南山区委组织部(区人才工作局)、深圳大学主办,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协办,华润置地有限公司承办。市、区高层次人才代表,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市人工智能学会,区企业家联盟,区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代表以及热心市民听众近100人现场聆听了本次讲堂。

毛军发首先带领大家回顾了信息技术革命。历次科技革命与国家兴衰有着重要的关系,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或者城市,凡是能够抓住技术革命的机遇,就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谈及中国信息技术发展机遇,毛军发先是以光纤铺设情况举例,目前国内的光纤总长度已经超过了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说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信息化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5G的商业化使用,进一步拓展了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度与广度;三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将会把信息化提升到新的高度。

什么是人工智能?毛军发表示,人工智能是能够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具有一定智能的、可以实现人的部分功能和劳动的机器,是人类智能的体外延伸。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的本质区别就是人可以调整目标,而机器不会调整目标。

2016年AlphaGo战胜世界围棋冠军,将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向新的高潮,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了智能时代,并给予我们两个启示:人工智能可基于算法,以数据、算力结合体力、心力的优势击败人类;并在集合、规则、约束固定的问题中,必将战胜人类。

人工智能所展示的潜力可谓举世瞩目,世界各国纷纷制定人工智能国家战略以及技术产业引导政策。近年来,我国的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市场规模、资金投入迅速增长,反映了社会与市场整体对其认知程度与信心的高涨。

此外,在牛津大学未来学院的报告《解码中国AI梦》中提出,我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有望成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有机会制定游戏规则的技术领域。毛军发进一步解释道,这是因为我国具备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拥有更多的人口、地理等冷数据及交易、诊疗等热数据,同时算法研究和算力水平两项也处于世界较领先位置,这都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那么,人工智能是否会替代人类智能?毛军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他表示,人工智能“人”是第一要素,人才是核心,一个国家要发展人工智能,必须要有相关的人才。而人工智能只是一个工具,有智能没有智慧,有智商没有情商,会计算不会算计,有专才而无通才。人工智能的发展,伴随着的必然是人类智能的不断前行探索。

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毛军发从智慧医疗讲起,先后介绍了智慧城市、智慧公共安全、智慧港口、智慧能源、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等方面,如斯坦福大学团队用AI把人类DNA测序时间缩短至5小时2分钟;”城市大脑”根据交通流量数据自动调配沿线信号灯,有效减少了区域内车辆通行时间……都说明了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社会发展,在数字化、网络化基础上,正在迎来万物智能的智能化的新时代。

作为深圳大学的校长,毛军发也介绍了深圳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目标和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明显成效,如先后布局了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广东省实验室、粤港现代信息服务协同创新中心。他强调,深圳大学是深圳的重要名片,立志于成为世界一流创新型大学,因此要抓住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机遇,重视人才教育,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在服务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中发挥出主力军生力军作用。

审读:喻方华

读创编辑陈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