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泡面严重烫伤1岁多宝宝 深圳这家医院暑假已接诊16名烫烧伤儿童

原创读创深圳2022/08/17 14:24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赵鸿飞

近日,1岁11个月的欣欣(化名)在家中竟然被“热腾腾”的泡面烫伤了!记者从深圳市儿童医院了解到,今年暑假以来,该院已接诊16名烧烫伤儿童。深圳市儿童医院提醒家长,要特别注意未成年人安全,避免婴幼儿及儿童遭遇烧烫伤等意外伤害。。

据介绍,事发当天,欣欣在家玩耍时拆了一个桶装泡面。为了不浪费,欣爸决定泡了吃掉。当欣爸倒入滚烫的开水后,他转身去了厨房拿碗盖。就在这时,欣欣跑到桌子边踮起脚用手够了够泡面,没想到,泡面碗重心不稳,翻了下来。滚烫的面条和热汤水,全部淋在欣欣幼嫩的脖子、胸口、背上,再从衣服滑进去。

欣欣坐在地上大哭,爸爸妈妈一看这情形脸都吓白了。情急之下,他们顾不得烫手,连撕带扯地给孩子脱下衣服。这时,欣欣的颈部、胸腹部、背部已经发红。欣爸、欣妈赶紧给孩子冲凉水,几分钟后,她还是疼得大哭。欣爸找来薄毯子,给孩子裹起来,开着车往医院跑。

家长马上将她送至深圳市儿童医院,该院烧伤整形科医生发现,欣欣的烫伤面积大、程度较重。欣欣的烫伤面积占体表面积的20%,其中,深II度烫伤约19%,Ⅲ度烫伤约1%。被烫伤的部位,起了大大小小的水泡,颈部、胸腹部的表皮更是破损严重,就像被开水烫过的西红柿皮一样,露出红红的肉。

通过补液、抗休克和抗感染的紧急抢救后,欣欣的生命体征总算稳定下来。接下来是麻醉下的清创换药。经过三次换药,孩子的伤口逐渐愈合。经过紧急抢救,她的生命体征已经稳定,伤口基本愈合。住院10天后,欣欣出院了,但由于烫伤面积比较大、程度较重,她的身上疤痕累累,但未来可能以后还要做整形手术。

深圳市儿童医院骨科烧伤整形主诊组组长、副主任医师熊竹介绍,烧烫伤是小儿受伤死亡五大原因之一,死亡率仅次于溺水和车祸。当头和脸的烫伤面积大于5%(其他部位大于10%),就会有休克的危险。今年暑假以来,市儿童医院已接诊16名烧烫伤儿童。他们中最大的8岁,最小的才10个月。10个月~1岁半的宝宝,是被烫伤的“主力”。这些被烫伤的孩子中,九成以上是被开水烫伤的。有的是家长倒热水之后,水杯被孩子打翻;也有的是洗澡水先放了热水,没放冷水,孩子意外进入。

熊竹提醒,儿童皮肤较成人薄,接触温度不高的热液也可导致烫伤;如60℃的热水只需3秒即可造成烫伤,49℃的热水10分钟就会导致严重损伤。同时,儿童体表面积小。相对成人来说,同样量的热开水造成的烫伤面积更大。而且儿童免疫力低,容易感染,烫伤后皮肤渗出量大,容易发生脱水等。所以,一旦被烧烫伤,孩子的病情会比成人危重。越小的孩子,危险越大,发生意外后要及时送医。

【读创新闻+】

一、孩子遭遇烧烫伤,记住“五字诀”能保命

1、冲。用清洁流动的凉水,持续冲洗烧烫伤部位30分钟。不要用冰块降温,温度过低可能导致二次伤害。

2、脱。小心地脱去衣物,可用剪刀剪开衣服。如果衣物已经粘在皮肤上,就不要硬拉扯了,不然会造成皮肤损伤。

3、泡。疼痛明显者,可将伤处持续浸泡在冷水中,直到疼痛减轻。

4、盖。使用干净无菌的纱布或棉质布类覆盖于伤口,保持创口清洁。烫伤部位如有伤口和水泡,不要自行处理。

5、送。程度较重的烧烫伤要及时就医,就医途中也可继续冰袋冷敷。

二、家中这些东西,最容易烫伤孩子

1、洗澡水:很多父母先放热水,再放冷水,宝宝有可能不慎跌入热水盆中,造成烫伤。

2、饮水机:宝宝如果自己打开,很可能烫到手。

3、热液:宝宝碰翻盛有热汤、热水、热粥的锅或碗,是烫伤的常见原因。

4、电熨斗:如果用完后未放到安全处,宝宝用手去碰就会造成烫伤。

5、台灯灯泡:灯泡长期开着会发热发烫,一旦宝宝的手被卡在灯罩里,就很有可能会被炙热的灯泡烫伤。

审读:谭录岗

读创编辑吴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