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企业行)〡迈瑞医疗:创造多项中国第一

原创读创深圳2022/08/16 08:34

迈瑞医疗已成长为中国最大、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龙头企业。本版图片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迈瑞医疗以高标准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

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闻坤 袁斯茹 罗丹 实习生 梅子君

成立于1991年的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瑞医疗”)已走过31个年头。

从深圳蛇口金融大厦一间小办公室起步,如今已成长为中国最大、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龙头企业,产品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医学影像、体外诊断等领域,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据显示,迈瑞医疗去年营收达到253亿元,在全球医疗器械企业中排名第34位。

监护仪、除颤仪、麻醉机、呼吸机、输注泵、灯床塔、血液细胞分析设备等市场份额均为国内第一;超声超越进口品牌成为国内第二、全球第四;监护仪、麻醉机市场份额全球第三……通过持续自主创新,打造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迈瑞不断填补国内空白、创造多项中国第一,成功实现医疗器械民族品牌在海外高端市场的突破,成为“深圳质量”“中国制造”的代言人。

如今,随着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迈瑞医疗基本完成了从跟随者到挑战者的身份转变,开始主导下一代产品的研发方向,探索技术无人区,朝引领者的道路上稳步迈进。

8月10日,深圳市委宣传部组织策划的“稳中求进向未来·深圳媒体‘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活动调研团来到迈瑞医疗总部,探究其高质量发展之道。

1

发展放弃走坦途,而是选择走窄门

在迈瑞医疗总部大厦一楼展厅,有一台颇有历史感的监护仪放在门口显眼的地方,与展厅内最新的高端医疗设备形成鲜明的反差。

“这款产品是迈瑞在1993年自主研发的第一台监护仪,打破当时中国医疗市场被外资企业垄断的局面。”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感慨说。

这台老旧的监护仪一下子把李西廷的思绪拉回到40多年前。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医疗机构的整体医疗装备水平还很低,大量依靠进口,一台X光机都是医院的“宝贝疙瘩”,更别说监护仪、B超机等基本的医疗辅助设备。

“当时,我去国内的一家县级医院,发现手术室只有一台最普通的血压机,基本的治疗和急救设备都没有,对我的震动特别大。”多年后,李西廷依然痛心疾首地说,昂贵的进口医疗设备县级医院都买不起、用不起,下级乡镇的医疗机构条件就可想而知了。

从那时起,李西廷就立志要做让医院买得起、老百姓用得起的医疗器械民族品牌。

1991年,李西廷从中国最早的医疗器械国有企业安科辞职,下海创立迈瑞医疗。成立之初,面临初创企业的最大问题——资金紧张、人员不足,公司如何生存下去成为当时李西廷首要考虑的问题。

从代理医疗器械起步,第一次参加行业展会只租了半张展台,李西廷带着其他创始人既当销售又当技术工程师,一步一步经过不懈努力让迈瑞医疗从“活下来”到“活得还不错”。

此时的迈瑞,每年靠代理都有几千万元的收入。在进入“舒适区”后,面临“是继续靠代理安稳地挣钱,还是花大力气投钱搞研发”的选择。

“我们没有选择走坦途,而是选择走窄门。”李西廷说,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选择自主研发是一条艰难的路,是一道窄门,但却是最正确的选择。

1993年,迈瑞医疗自主研发的第一款监护仪——国内第一款多参数血氧饱和度监护仪推出,注重质量和服务让产品在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并迅速打开局面。

“在医疗器械行业,只有坚持技术创新,真正掌握自主核心技术,才能拥有长久的竞争力。”李西廷说,迈瑞始终将研发创新作为企业的“生命线”,公司每年把10%的年营业收入投入研发,每年推出10余款新产品,平均每款新产品至少运用10项专利技术。

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持续加大,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多款产品打破国外垄断,不仅创造国内多项第一,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水平。

成立以来,迈瑞医疗先后推出中国第一台便携式多参数监护仪、第一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数字黑白超、第一台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第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第一台全数字彩超、第一台高端笔记本彩超、第一台高端台式彩超以及亚洲第一台全电子流量计高端麻醉机,填补了民族医疗器械产品的一项又一项空白。尤其是在2021年和腾讯AI Lab联手推出的全自动细胞形态学分析仪(也称“阅片机”),清晰还原细胞立体结构和细节,并融入AI算法,大大提升阅片的准确率和整体效率,填补国内空白,目前已在国内多所顶级医院装机试用。

迈瑞医疗采取自主研发模式,目前已建立起基于全球资源配置的研发创新平台,设有十大研发中心,分布在深圳、武汉、南京、北京、西安、成都以及美国硅谷、新泽西、西雅图和欧洲。截至2021年底,共计申请专利7418件,其中发明专利5308件。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广东省科技奖、深圳市科技奖、中国专利金奖、深圳市长质量奖、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Red Dot和iF设计大奖等多项荣誉。

2

“打球要去NBA,打拳要跟泰森打”

1999年,迈瑞医疗凭借技术创新不断自主研发新产品,销售达到一个亿,逐渐将视野投向海外市场。

当时的国际医疗器械市场长期被“GPS”(通用电气、飞利浦、西门子)三大巨头垄断,中国企业想要进入欧美市场,特别是“高精尖”领域,仿佛是天方夜谭。

中国品牌出海就应瞄准高端市场。李西廷表示:“如果迈瑞一开始就瞄准相对落后的新兴市场,当然也能做,但是在行业内形不成气候和影响力。像打篮球要去NBA,打拳要跟泰森打,才能证明你是国际一流的水平。做医疗器械也是这样,敢在西欧和北美拼市场,产品批量进入前10名医院,人家才觉得迈瑞的产品是可信的。”

与通用电气、飞利浦、西门子这些国际巨头同台竞技,只有产品质量过关,才能赢得市场。

迈瑞医疗有一套“集大成的质量体系”——建立贯穿研发、采购、制造、服务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和检查体系,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保障产品质量,力求把每一款产品都做到极致。

在业内,迈瑞医疗“连器械上的一根线都要绕数十万次测试才能过关”的严格标准广为流传。

为了满足客户体验和临床使用需求,在研发早期,工程师就进行风险识别,把所有可能产生的风险场景全部考虑在前面,比如淋水、浸泡、弯折、功率过载等问题。经过上万次的验证,形成了十几项专利,从工程师的研发阶段就把握住了产品质量关。

李西廷经常拿企业标准对比航天工程质量标准,“对供应链进行高强度、非常认真的筛查,每一道工序,每一次装配,都要看成一次新的工作。”不仅要考虑到地域差异,还要模拟设备在高低温循环、高盐高湿、复杂电磁环境下能不能正常运转。

“迈瑞医疗创立之初就以质量为立身之本,从一开始把标准定得高一点。”李西廷表示,迈瑞进入国际市场之初就把质量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因为始终对质量重视和坚持,公司产品线同时接受美国FDA、欧盟CE以及中国CFDA的审核,建立了完善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所生产的产品在美国、西欧等市场站稳了脚跟。这么多年,没有发生过重大的质量事故。

在坚持自身产品高标准质量的同时,迈瑞医疗也积极参加国内外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以严标准补足发展短板,以高标准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为规范和促进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截至2021年底,迈瑞医疗参与制修订并发布的国际标准2个、国家标准9个、行业标准37个、团体标准5个;参与制订进行中的有国家标准6个、行业标准16个、团体标准3个。

目前,迈瑞医疗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市场,更是覆盖近11万家医疗机构和99%以上的三甲医院。其不断推出高端高品质产品,大范围进入美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等国家高端医院,树立起可信赖、高质量的全球品牌形象。

3

向全球医疗器械TOP20稳步迈进

察隅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是我国的边境县之一。当地平均海拔超过2800米,山高谷深,医疗资源匮乏,群众看病就医非常不便。

日前,在察隅县人民医院诊室内,超声医生在一位患者身上滑动探头。远在3000公里外的深圳宝安人民医院,超声专家正坐在5G远程B超中心内,通过迈瑞医疗“瑞影云++”平台实时传输的超声图像进行检查。

满足院内跨病区、跨科室,院间跨医院、跨地域的会诊需求,提供全天候、立体式会诊服务的远程医疗平台,给偏远群众带来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也开拓一片高成长新蓝海。目前,“瑞影云++”远程超声平台已覆盖我国包括新疆和西藏在内的20多个省、市和自治区。

“智慧医疗已成为迈瑞医疗新阶段的发力点。”李西廷表示,由“瑞智联”“瑞影云++”“迈瑞智检”实验室构成的“三瑞”生态,将助力医院构建智慧诊疗生态系统,提升医院的管理和运营效率,极大地拓展了迈瑞的市场空间。

创立第一个10年,迈瑞医疗推出监护仪、血球、超声3款产品,基本确立了以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为核心的三大业务领域。

第二个10年,迈瑞医疗主要通过自主研发,辅以并购整合,不断丰富三大业务领域的产品组合,不断开拓创新边界,占领海外高端市场。

第三个10年,迈瑞医疗推出“三瑞”IT解决方案,搭建院内医疗设备的智能化、信息化、集成化管理体系,重点培育包括微创外科、动物医疗、骨科、AED等细分赛道,同时积极探索超高端彩超、分子诊断等种子业务,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李西廷表示,3年前,迈瑞医疗率先做出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进入“黄金十年”的预判。如今,新形势、新变局的出现非但没有打乱行业发展的主线,反而促使“黄金十年”的成色更加充足。新冠肺炎疫情让世界各国政府更加强烈地意识到自身医疗资源的不足,国内医疗新基建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各个层面都对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期待。目前,迈瑞医疗在全球医疗器械行业领域已经实现从追随者到挑战者身份的转变,未来的发展目标是用5—10年进入全球前20名,用更长的时间进入全球前十,在通往引领者的道路上不断开拓迈进。

审读:喻方华

读创编辑陈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