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读创文化广场2022/10/23 13:58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梁瑛/文 韩墨/图
著名艺术家、美术史学者、批评家、艺术管理者王璜生个展——“王璜生:远方与河”,2022年10月22日至11月26日在何香凝美术馆展出。展览开幕当天,王璜生亲临现场,带领观众走过这一条艺术家个人的时光之河。
本次展览由何香凝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联合主办,围绕着王璜生的人生与艺术,通过“韩江”、“珠江”、“后海”、“湾流汇”、“穿越”五个版块,带观众沿着王璜生的生涯中那条由各地川流汇聚而成的“河”,来回看其在沿岸留下的“痕”与“象”。
△艺术家王璜生现场导览
王璜生身兼多重身份,对于公众来说,他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美术馆长,艺术创作则是他人生的另一种角色。王璜生的父亲王兰若先生是广东以继承文人画传统著称的画家。他幼承庭训,打下了不错的绘画根基,后来他选择了艺术史,但从没有放下画笔。其作品入选过第八、第九届“全国美展”“百年中国画大展”“中国艺术大展”“第27、28届亚洲现代艺术展”,在汕头、广州、香港、台湾举办过个展,出版过多种画集。
作为美术馆馆长、著名策展人、批评家、艺术家的王璜生,在水墨艺术领域的学术研究以新颖独到的见解而著名。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认为,王璜生的经历在当代艺术界是十分独特的,作为艺术家,他参加了国内外当代艺术各种活动;作为馆长和学者,他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因此,他的艺术之路可以说就是一条行旅之路,尤其是一条穿越文化边界的行旅之路。
一方面,王璜生组织、策划与主持各种类型的现代艺术展,并用理论化的话语对它们进行阐释;另一方面,作为画家的他偏爱古典的创作方式与艺术理想,像传统文人那样填词题句,抒写个人情怀。在此次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他在两种角色、两种情境中的自如转换。
本次展览围绕“远方与河”的主题,以王璜生的《童年的画》为始,再到最新的VR作品《穿越》,共展出53组/件作品,以纸本水墨、胶片拓印、摄影与影像、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呈现。
王璜生在展览自序中说,这个展览围绕着“远方与河”来展开,从我的出生地和学画之初的“韩江”开始,流向我人生转折处的“珠江”,又流入我走向北方远处的“后海”与“湾流汇”,再“穿越”而向远方。这个展览就是我与“河”,我与“远方”的故事。
对于王璜生来说“远方”是有关时间概念的词,是一种曾经的过去,也是一种想象的未来。“远方”带着记忆,带着曾经的岁月与情感;“远方”也向着未知,向着渴望与预想,向着一片遥远的蓝天。
而“河”是一种流,流自过去,流经现在,也流向未来。“河”是一种永远的流淌,时而激湍涌动,时而汹涌澎湃,时而汩汩自在,它,流向大海,汇入大洋。
人生如此,艺术亦然。
从儿时起,生活在韩江边的他在父亲的启发下用画笔记录下那些生活在水上的人和动物们,又在古人的水墨画中感受到了山川间的秀美景象。成年后来到珠江的他仍怀着童年时的那份对自然和人文的关怀,这促使他决定通过骑行的方式亲身去感受珠江流域边上那多样多元的生态和民俗,他通过摄影、写生、拓印等方式在记录的同时也开始了更多对于生命、情感和记忆的思考。定居于北方都市后的他依旧追寻着内心的“河”,他透过多年的创作经验和积累,在尝试和开发更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创作媒介的同时,亦在将具象的逐渐转化成抽象的,在此过程中他展现出了对于自己的人生、现实与生命等森罗万象的关注、思考以及关怀。
据悉,展览期间,主办方将围绕展览的主题,面向公众举办多场公共教育活动,相关活动信息将在此后陆续发布,观众可留意何香凝美术馆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活动信息。
审读:孙世建
读创编辑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