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读创科技2023/01/09 17:59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吉
记者从深圳大学获悉,由深圳地铁集团、深圳市政院、水电十一局、深圳大学、中铁装备共同研制的世界最大断面组合式矩形盾构顶管机“中铁1179号”日前在中铁装备国家TBM产业化中心下线。这台设备将用于深圳地铁12号线沙三站地铁车站的建设,对促进地铁车站建设工法创新具有革命性意义。据悉,该设备的下线,标志着我国在矩形顶管技术上的再次重大突破,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中铁1179号”是目前世界最大断面组合式矩形盾构顶管机,继承了中铁装备在矩形顶管机领域的领先技术,设备宽11.295米,高13.55米,是为深圳地铁12号线二期沙三站试点项目“量身定制”的上下组合式矩形顶管机。
下线仪式现场,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湘生表示,本次下线的顶管机将应用于地层变形难预测的繁华城区地下工程建设,是顶管机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更是地铁车站新型暗挖技术应用的一次重大跨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极具推广前景。
据介绍,顶管机是盾构机家族中的一员,这一称呼是对工程设备工作状态的一种描述。即,普通盾构机在工作时只有刀头部分向前掘进,而顶管机在工作时则是“顶着管子跑”,装备整体向前掘进。与普通盾构机相比,顶管机在面对狭小作业面时“更好下嘴”,普遍适用于城市隧道、地下停车场、地铁车站、地铁出入口等施工应用场景。
人类生存面临土地资源紧张、空间不足等诸多重大挑战,向地下要空间是解决这些重大挑战的主要措施之一。地下空间建造又面临巨大风险,自1818年Marc Isambard Brunel完成盾构结构设计至今,人类就不断地研发新装备,利用机械化施工极大地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工效。
近年来,随着工法、装备的不断突破创新,我国地铁车站的机械化建设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传统地铁车站建设通常采用明挖法或暗挖法,明挖法造价低、工期短,但严重影响环境,而传统暗挖以人工和小型机械作业为主,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但风险高、造价高、工期长。
2019年,在广东省重点研发领域“现代工程技术”专项的支持下,陈湘生牵头开展《繁华城区暗挖地铁车站关键技术》的科研攻关工作,深圳地铁集团、深圳市政院、水电十一局、深圳大学、中铁装备“产学研用”紧密融合,从暗挖施工环境影响效应综合评估和控制技术、地铁机械化暗挖车站设计理论和方法、新型暗挖施工装备和配套施工技术以及建设全过程信息化智能管理平台等成套关键技术等系统性解决关键难题,有组织地开展协同联合攻关,在“技术创新+示范应用”中形成“机械化+装配式暗挖”先进施工技术体系,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首次将超大断面组合式矩形盾构顶管机引入深圳地铁沙三站项目建设领域,实现了地铁车站施工工法的重大创新。
同时,针对沙三站项目施工的重难点,中铁装备采用多刀盘布置方式,多个螺旋机协同控制,通过微台阶开挖技术、姿态测量及控制技术等,实现了浅覆土、大断面、零间隙开挖功能,为项目的安全优质高效施工提供有效保障。
陈湘生在仪式上表示,近20年的发展,让我国在盾构制造领域从跟跑变成了领跑。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地下空间安全高效建造领域唯有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创新技术为突破口,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与历史性交汇期产生同频共振。
他希望,项目研究团队要紧密结合我国重点工程项目、区域协同发展和现代化城市群建设,持续深入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前瞻性、战略性技术领域打好主动仗,以核心技术自主化推动我国地下空间建造工业化升级,为我国现代化城市群建设、地下空间安全绿色高效建造,为落实双碳战略、创造更美好的人类生存空间而作出新的贡献。
审读:谭录岗
读创编辑陈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