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读创深圳2023/03/30 21:03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赵鸿飞 通讯员 深眼医
白内障并不是突发的急症险疾,很多人认为能熬就熬,凑合着过,就诊计划一拖再拖。最近,深圳市眼科医院白内障科曾琨医生接诊了数例白内障晚期患者,不少患者更是在不知不觉中硬生生把自己“熬到失明”了。
90岁的林老(化名)在几年前确诊为白内障,由于行动不便,他一直没到医院规范治疗,一直服用保健品搭配特殊光照“保守治疗”。
春节后,林老的双眼已接近失明,赶来深圳市眼科医院检查时,他的白内障已到晚期,还伴随黄斑变性,双眼眼底都糊上了厚厚一层血。眼部一旦发生黄斑变性,就意味着眼底“最重要的底片”受损。此时,林老的一只眼完全失明,另一只眼只能感受眼前光线晃动。
“独眼患者手术风险更大,加上白内障已到晚期,愈后效果也不会好。”曾琨医生说,黄斑变性会对视力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像林老这样,发展到眼底出血的极易导致失明。
除了黄斑变性,过熟期的白内障还可能引发致盲性的并发症:比如,白内障发生后晶状体含水量增加,晶状体体积变大,压迫虹膜,导致继发性的青光眼,不留意会造成不可逆的视觉伤害。由于晶状体囊膜通透性的增加,可能引起葡萄膜炎。葡萄膜炎还可能会引发黄斑病变、玻璃体积血、视网膜病变或视神经萎缩等严重症状。
可怕的是,如果不进行定期检查,白内障患者几乎不能主动发现并发症,白内障本身视力下降还会给并发症的恶化“打掩护”。等到患者自己察觉情况不对,并发症已经造成了实质性的视觉损害。单纯的白内障到晚期,致盲风险也很大。
曾琨医生遗憾地说,“很多患者一拖再拖,就算只是单纯的白内障,拖到晚期也是手术效果差,致盲风险大。”
白内障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4期,分别是初发期、膨胀期、成熟期和过熟期。白内障发展到成熟期已经算晚期了,此时即使未失明,手术难度和风险都会大大增加,恢复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如果患者病情发展到晚期,不仅视力下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还会给手术带来很大的难度,虽然大部分晚期患者经救治后未致盲,但仍可能出现不可逆的视力问题。
曾琨医生提醒:白内障是首位致盲眼病,每年有近三分之一的盲人因白内障失明。但致盲并不是白内障的必然趋势,目前医学上可以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失明。白内障患者可根据以下两点进行综合判断:
一是患者感觉视力下降到已经不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如眼前看东西出现重影、视野范围缺损、分辨颜色困难、灯光周围存在光圈等。
二是因“白内障”发展,视力下降至0.5以下,近视患者发现戴镜后仍然不能改善视力,到医院由眼科医生根据医学评估标准进行综合判断后,就可以进行手术了。
此外,5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白内障家族史、长期使用激素、患有其他眼病和全身性疾病等患者是白内障高发人群,高危因素人群要及时监测、定期检查,避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据介绍,白内障、青光眼等一些相对慢性进展的眼部疾病,会在不知不觉中“蚕食”视力,尽管患者身体暂时没有出现异常,却是在消耗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慢性疾病患者,一定不能忽略定期复查的重要性。高危因素人群也要定期检查,早筛早治一直都是疾病的最佳应对方式。
审读:孙世建
读创编辑陈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