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艺术家求真勇气和变革热情,艺无涯——周思聪、卢沉艺术回顾展开幕

原创读创文化广场2023/04/23 10:27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梁瑛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何香凝美术馆、北京画院联合主办的“艺无涯——周思聪、卢沉艺术回顾展”4月22日在何香凝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呈现北京画院珍藏的80余件周思聪、卢沉的代表作,时间跨度自1963年至2003年,以“阐释时代”“以形写神”“画无伪饰”“自在水云乡”四个单元主题展现两位艺术家一生“充满了求索真理的勇气和推进艺术变革的热情”,感受艺术家的人文关怀和变革勇气。展期将持续到6月25日。

周思聪生于1939年的河北宁河;卢沉生于1935年的江苏苏州,两位先生一南一北,先后求学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周、卢二人便以娴熟的现实主义手法,创作出一系列经典的人物画作,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清洁工人的怀念》《人民和总理》《机车大夫》等,这些作品既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趣味,又在一定程度上见证了新中国初期的艺术变革与创新。在20世纪晚期中国画坛上,这对艺术家伉俪作为杰出的人物画家对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和美术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次展览以时间为序,梳理了两位艺术家一生的艺术创作轨迹。展出作品包括周思聪、卢沉共同合作的大型组画《矿工图》及相关手稿、周思聪晚年的“彝女”“荷花”系列;卢沉的《机车大夫》、都市人物画探索系列、书法作品等。

△展览现场

周思聪是画坛公认的天才女画家,虽58岁英年早逝,却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上世纪八十年代,周、卢夫妇创作的《矿工图》组画更被称为“流民图”之后用中国画形式揭露侵略罪恶、呼吁和平与人道的最主要的作品。在此次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王道乐土》《遗孤》、《人间地狱》等《矿工图》系列作品,将人物形象夸张、变形,交错时空,以拼贴、肌理的艺术语言来呈现内心的震动和对历史的深思。也许是创作中过于沉重的主题和情感,也许是巨大的体力和心力的消耗,《矿工图》组画成为中国画史上未完成的“大爱悲歌”。但是周、卢二人并未停下对艺术的探索,周思聪开启“彝族”和“荷花”系列,离开深沉的创作主题,转向内在的精神探索,水墨的语言转向空灵、自在;卢沉则在中央美术学院开设“水墨构成”课程,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学习借鉴西方艺术,也使得该时期的作品呈现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部分参展作品

用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的话说,此次展览是一次切片式的个人通史展览,展品中不仅有两人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而且从素描到水墨,再到着色画,主办方通过大量创作手稿、资料文献的梳理,力图呈现两位艺术家创作背后的思考脉络。从时代经典的《机车大夫》到震撼人心的《矿工图》,再到后来的书法荷花、随手而为的日课小稿,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艺术家生机勃勃的内心世界。

△展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周思聪、卢沉与深圳颇有渊源,1999年,在卢沉先生的帮助下,何香凝美术馆与深圳画院共同举办了“周思聪回顾展”,引发了广泛反响。时隔二十余年,两位先生的作品再次在深圳展出,吸引了众多老粉丝前来打卡。

主办方表示,周思聪、卢沉真诚的艺术探索,其凝固下来的艺术语言解决的是传统人物处在时代变革之中,如何回应时代、社会、人民对于艺术的诉求。当我们将两位先生置身于近现代美术史中时,便可以清晰发现在中国当代绘画的发展中,他们艺术创新的意义和价值。

审读:谭录岗

读创编辑梁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