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读创深圳2023/06/06 19:58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张妍 通讯员 马昕怡 肖华
葡萄不仅是一种水果,更是红酒的主要原料。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下称“基因组所”),有这样一群科学家们,他们不满足于浅“尝”辄止,更循着“美味”回溯葡萄万余年的驯化历史,探寻葡萄隐藏在岁月中的风味密码。
北京时间6月6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在线发表了基因组所周永锋课题组在葡萄群体遗传学与育种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利用机器学习手段,结合溯祖模拟、正向模拟和进化保守性等群体遗传学方法揭示了葡萄风味的形成机制,解析了驯化对葡萄基因组的影响,进一步阐明了葡萄的驯化历史。
葡萄起源于西亚地区,“足迹”很快遍及世界各地。西汉时期,我国就有张骞出使西域带回葡萄的记载。而边塞诗人王翰所写的《凉州词》,表明葡萄在唐代已是酿酒的主要原料。千百年来,葡萄让人们如此痴迷的原因是什么?决定葡萄酒的风味因子究竟是什么?
研究发现,葡萄品种是决定风味的关键要素。然而,目前无论鲜食还是酿酒的主流葡萄品种多为国外选育品种,我国的葡萄酒市场尤其是高端葡萄酒市场也长期被进口葡萄酒所占据。
研究人员基于深入的群体基因组学分析,发现这与来自欧洲野生葡萄的基因渐渗(即等位基因从一个物种或种群向另一个物种或种群的流动)密切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对包括野生葡萄在内的主要栽培品种的300多份重测序数据的分析,对群体间的分化历史、渐渗强度和时间进行了准确详尽的研究,并采用溯祖模拟,再次印证葡萄驯化的10000多年历史,更进一步细化了欧洲、近东地区野生葡萄和鲜食、酿酒葡萄之间的驯化和分化历史。
研究发现,近2000年左右,栽培葡萄尤其是酿酒葡萄与欧洲野生葡萄有持续的基因交流(即杂交过程)。基于机器学习的群体遗传分析,研究发现在整个酿酒葡萄基因组上1.82%的区域来自欧洲野生葡萄的渐渗,而这些区域富集到多种代谢途径基因,表明欧洲野生葡萄对酿酒葡萄的香味等性状产生了重要影响。
基于溯祖模拟推测的葡萄群体间的分化和渐渗历史
同时,部分现代葡萄品种本身就是欧洲中世纪品种的克隆个体。换言之,现存的部分葡萄栽培种可能保留了古时候的样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品着和古人同样的酒。然而,即便是克隆个体,它们的基因序列却并非一成不变,在不断的克隆繁殖中,变异会以杂合态的形式在基因组中不断积累,影响着葡萄的育种。在实生苗培育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用葡萄的种子种出的后代很难成活,部分原因就是克隆繁殖引起的后遗症。
借助正向模拟,研究发现,短期内克隆繁殖能更快地选择有利变异,清除有害变异。但不管是有利还是有害变异,最后保留下来的变异大部分都以杂合态的形式存在于基因组中。
正向模拟渐渗片段在异交或克隆繁殖下的变化过程及其适合度影响
目前,作物育种技术已发展到全基因设计育种的4.0阶段,然而葡萄育种暂时还停留在2.0阶段,主要原因是缺乏基因参考信息,仍依赖于大规模杂交筛选育种。
科研人员表示,我国拥有丰富的野生葡萄资源,葡萄属下70多个种中我国就有近40种。如何充分利用这些野生葡萄的丰富基因资源、加快落实现代育种技术的应用和培育优良葡萄新品种是现阶段最主要的葡萄育种目标和策略,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
此项研究揭示了野生葡萄对栽培葡萄品质的影响,以及外源基因引入后在基因组上的选择过程,阐释了有利、有害变异在葡萄基因组上的分布特征,并提供了大量与葡萄风味、抗性等相关的基因位点,为现代育种技术在葡萄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据了解,基因组所博士后肖华、刘众杰、王楠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基因组所周永锋研究员和加州大学尔湾分校Brandon Gaut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Andrew M. Walker教授和Summaira Riaz博士,基因组所彭艳玲博士、刘文文博士和研究生龙颀明、曹硕、黄贵州参与了该研究。周永锋课题组王怡雯博士、马志尧博士、徐小东博士、张帆博士、薛辉博士和Bilal Ahmad博士以及全部研究生对文章修改提出了宝贵意见。
该研究得到国家基金委海外优秀青年基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稳定支持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审读:喻方华 田君
读创编辑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