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曲艺学会在惠州挂牌成立创演基地,推进曲艺事业发展

原创读创文化广场2023/06/07 16:34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祁琦

近日,中华曲艺学会假座惠州双月湾日出东山海海岸度假区,举行了中华曲艺南海创作基地暨国家非遗“惠东渔歌”创作演出基地揭牌仪式。

中华曲艺学会建立该基地,旨在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曲艺事业发展,提升曲艺创作水平,激发曲艺工作者创作热情,打造适合曲艺赛事活动、曲艺家采风、交流和曲艺理论研究和评论的良好环境。

此前,中华曲艺学会名誉主席姜昆曾亲临双月湾日出东山海海岸度假区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并与惠州市委宣传部和惠州市文联友好协商,在惠州市文联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中华曲艺南海创作基地的决策趋于成熟。双月湾日出东山海海岸度假区是惠州景区十大网红景点之一,在此建立中华曲艺南海创作基地暨国家非遗“惠东渔歌”创作演出基地,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当天,中国曲艺家协会原主席、中华曲艺学会名誉主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中华曲艺学会驻会副主席葛庆龙,中华曲艺学会副主席、曲艺创新发展委员会主任吴金富,中华曲艺学会曲艺创新发展委员会理论委员会主任周思明,以及惠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徐海东,惠东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利勇等,出席了基地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

姜昆在揭牌仪式上表示,曲艺具有引领风尚、鼓舞人民、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作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曲艺除了给人民群众送欢乐、送笑声,还有培根铸魂的功能。历史已经进入新时代,曲艺工作者肩负着为国家立心、为民族铸魂,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光荣使命。民族复兴需要曲艺,曲艺工作者要有创作史诗的豪情壮志。我们期待,在这个创作基地里,将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曲艺作品。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

葛庆龙指出,绵延不绝的中华传统曲艺,在数千年积淀传承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入融媒体时代,我国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曲艺的生存与发展受到毋庸置疑的冲击。在新的形势下,在困境面前,曲艺人没有气馁,不曾躺平,他们在“双创”方针的指导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积极的探索精神,从思想、题材、技巧等多方面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中华曲艺不断推向新境界、新水平、新高度,取得令人欣喜的新成果。

吴金富表示,湾区曲艺人要以基地揭牌为契机,锐意赓续中华传统曲艺文化血脉,从历史传统中获取精神养料,结合国家社会发展、人民火热生活,对曲艺艺术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不断探索中取得许多成果。曲艺人要以老一辈曲艺大师们为榜样,高度自觉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周思明认为,中华曲艺要繁荣发展,就要在传统基础上锐意创新,勇于克服保守观念,切忌墨守成规。要以攀登高峰的气概和志向推进曲艺创作,将目光凝聚于现实生活,让心灵连通人民群众。曲艺创作要呼应时代的召唤,找准社会的脉搏,写到民众心灵深处。曲艺创演不仅要让观众开心,还要让他们动心,真正做到雅俗共赏、寓教于乐。

徐海东希望,基地揭牌成立之后,要努力把它打造成为一个培养造就曲艺创作、曲艺研究、曲艺理论评论的高端人才孵化基地,使之成为一个有思想、有艺术、有人才、有名气的曲艺创演高地,这对进一步推动中华曲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促进南北曲艺融合,形成中华大曲艺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揭牌仪式上,来自北京的著名曲艺家姜昆、戴志诚、郑健以及来自湾区的优秀曲艺家赵梓琳、刘国平、张朝阳、马卓思彤等,献演了快板《千年渔歌唱不停》《日出东山海逛花灯》《天安门广场看升旗》,相声《对对碰》《十分美好》《一仆二主》,客家幽默说唱《啄啄钉/收买佬之歌》,渔歌《一对龙虾藏礁洲》《白丝丝》等精彩节目,受到现场观众的点赞和激赏。

△精彩节目在揭牌仪式上上演

此外,会上还宣布成立广东省惠东县“魅力平海,风韵古城”全国征文活动筹委会。曲艺和文学的结合,让惠州这个珠三角城市更增添了文化含量,更增强了文化软实力。

审读:孙世建

读创编辑陈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