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献血13次,这位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博士生又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原创读创深圳2023/10/20 17:43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吴吉 通讯员  叶思佳

2023年8月26日。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顺着针管缓缓流动,经过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出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剩余的部分又从另一端输回体内……共近6.5小时的血液采集,分离出234毫升的造血干细胞。而捐献者,是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22级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赵庆如。他是全国第15907例、深圳市第63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赵庆如来自河南新乡。他曾在18岁生日这天,给自己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踏上献血车,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献血。“我一回到家就告诉了妈妈,自己做了一件‘伟大’的事!”赵庆如笑着说,“我告诉她,我今天去献血了,很可能会帮助到一个人。”逐渐地,无偿献血这件事对赵庆如带来了更为深刻的意义。他每半年就去献一次血,特别是在他每年生日前后都会去献一次血。截至目前,赵庆如共完成了13次无偿献血,累计献血量5200毫升。

2016年,在第四次去献血的时候,赵庆如向护士咨询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事宜。“当时护士与我反复确认了四次捐献意向。”赵庆如说,“因为信息录入看似是件简单的事情,实际上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一旦决定捐献,就相当于给一个在死亡边缘的病人带来生的希望。”对此,赵庆如义无反顾,签署了志愿捐献者同意书,留下了这份对自己、对社会、对生命的庄严承诺。

今年6月的一天,赵庆如接到了母亲的电话,说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要联系他,“我当时心里就在想,会不会是配型成功了。”果不其然,红十字会告知赵庆如,有一位患者与他初步配型成功,让他提前做好准备。

暑假期间,赵庆如回到了老家,在红十字会的组织协调下进行了抽血化验,送去进行高分辨配型。最终在8月初的时候,刚刚开学回到校园的赵庆如接到了配型成功的通知,红十字会联系到深圳市血液中心,他将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

赵庆如说,从得知配型成功那一刻起,自己的心情一直很激动,也很紧张。“能够拯救一位患者的生命,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我内心也很忐忑,生怕这个过程中有任何差错而影响这位病人的治疗。”

8月22日,赵庆如住进了医院,开始了采集前的一系列准备,体检、填表、活化、打动员剂……因为赵庆如的体重偏大,动员剂的计量也需要加大,他在四天半里共打了7针动员剂,加之其动员的效果没能达到最理想的状态,他在捐献采集当天又补了一针动员剂,前后共打了8针。

注射动员剂后,赵庆如的身体随之出现了酸胀、疲惫等反应。“越往后几天,我身体的酸痛感愈发明显,不过这对身体没有什么实质伤害,我的主管医生建议我多去爬爬山、散散步,多运动运动就能缓解了。”

8月26日早上8:26,赵庆如正式开始了采样。由于患者的体重偏大,这也意味着赵庆如的采样量和采样时间也会增加,加上动员效果不好,他的整个采集过程长达6.5小时。“正常来说平均采集时间是2-4小时,我也算是打破这儿的记录啦。”赵庆如笑着说。采集期间,他的左臂一直紧绷着,一旦放松或弯曲,血液的流速就会受到影响,离心机也会随之报警,同时也要防止针头和血管粘连。赵庆如在采集中途还发生了静脉痉挛,被针头扎破了血管,需要重新扎针。

下午15:08,采集工作终于顺利完成,在场人员紧张的心终于放下,赵庆如总算松了口气,缓缓松开了紧绷6个多小时的左手。“护士给我拔出针头的那一刻,我几乎感受不到左手的存在了。”早早就在外等候的送血员接过血袋,准备即刻送往北京,“要是再晚一点,可就连飞机都赶不上啦。”

当被问及家人对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件事的看法时,赵庆如坦言,自己的父母一开始也充满了担心和疑虑。“我是非常相信科学的,也非常相信医生的专业能力。”赵庆如表示,“他们知道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定会去的。我觉得父母的心情是复杂但不矛盾,虽然担心我的身体,但是从某种意义上他们也是充分信任着我的。我想,这就是一种爱吧。”

“希望我的造血干细胞能够帮助到这位患者,希望对方能早日康复,远离病痛的折磨。”捐献后,赵庆如收到了一封来自患者家属的感谢信,尽管他们素未谋面,但从这一天起,他们却“血脉相连”,赵庆如的血液将在一个获得新生的身体中流淌。赵庆如说:“如果真的能够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是我莫大的荣幸。身为一名党员,我也应带头走在前面,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勇敢地向前冲。”

读创编辑陈姝

版权声明
读创客户端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修改相关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如需要转载本客户端作品,或有商务合作需求,请发邮件至:duchuangapp2016@163.com,有专人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