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交易迎来新规 对量化私募影响几何?

原创读创财经2024/04/14 15:48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燕青

证监会近日就《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备受市场关注的程序化交易迎来新规。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高频交易将显著受到抑制,量化策略将趋向中低频操作和基本面选股,这也有利于A股市场的平稳运行。

具体来看,一是明确程序化交易的定义和总体要求。二是明确报告要求。三是明确交易监测和风险防控要求。四是加强信息系统管理。五是加强高频交易监管。六是明确监督管理安排。七是明确北向程序化交易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纳入报告管理,执行交易监控标准,其他管理事项参照适用本规定。

《管理规定》指出,要加强交易监控,证券交易所对申报速率高、撤单频率快、导致多只证券交易异常或市场运行异常等异常交易行为实施重点监控,并规定具体标准。压实证券公司客户管理职责。证券公司应当与客户签订委托协议,加强客户程序化交易行为监控,配合证券交易所采取相关措施。同时,明确突发事件处置要求。针对相关突发性事件,程序化交易投资者、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等应当及时采取暂停交易等措施。

所谓程序化交易,是指投资者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或者下达交易指令的行为,市场一般也称为量化交易。

从全球资本市场看,程序化交易已经成为重要的交易方式,在一些成熟市场程序化交易占比超过50%。我国资本市场程序化交易起步比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此前有机构数据显示,目前程序化交易投资者持股市值占A股总流通市值的比重在5%左右,交易金额占比约两三成。

所谓高频交易,是指短时间内申报、撤单的笔数或频率较高,以及单日申报、撤单笔数较高的交易行为。目前,证券交易所对高频交易的筛选标准是每秒最高申报速率300笔以上,或者单日最高申报2万笔以上。高频交易的交易金额较大,约占程序化交易额的60%。

对于新规,深圳一家量化私募高管对记者表示,监管层规范程序化交易,加强高频交易监管,重点是对申报和撤单笔数与频率较高的高频交易实施差异化收费。这对采取高频交易策略的私募影响很大,对于指数增强型产品等较多的大型量化私募影响较小。

“监管层此举是为了引导高频交易主动下调交易频率,这意味着以往这类策略产生的超额收益未来将消失,”上海一家量化私募人士则坦言,“未来量化策略降频将成为大趋势,量化私募通过交易产生的收益或会大幅减少。从新规来看,将推动量化私募投资策略向中低频操作和基本面选股方向转型。”

证监会市场监管一司司长张望军日前表示,《管理规定》紧紧围绕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坚持“趋利避害、突出公平、有效监管、规范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对程序化交易监管作出全面、系统规定,切实提升程序化交易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读创首席编辑

朱峰

版权声明
读创客户端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修改相关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如需要转载本客户端作品,或有商务合作需求,请发邮件至:duchuangapp2016@163.com,有专人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