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读创深圳2024/07/24 15:54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吉 通讯员 唐波
7月中旬以来,有十几位深职大师生活跃在惠州市惠东县黄埠镇街头巷尾。科普宣传、问卷调研、电子测绘、撰写报告……7天的社会实践,他们马不停蹄,夜以继日,用所学专业知识,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他们就是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简称“深职大”)汽车与交通学院“新能聚‘惠’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科普宣传,绿色共享“新”出行
炎炎夏日,一场生动的新能源汽车知识科普宣传活动在黄埠镇内的社区活动中心及主干街道进行着。新能源汽车知识科普、新能源汽车置换补贴政策、双碳知识及交通安全等都是突击队员宣传的内容。除了设点宣传外,突击队成员还主动前往附近商铺、居民家中进行走访调研。在走访过程中,发现部分居民对新能源汽车表现出浓厚兴趣,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性能优势、使用成本优势、充电设施建设等居民关心的问题,还讲解了惠州市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等。团队成员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直观地数据对比,让居民们清楚地认识到新能源汽车不仅环保节能,还能在日常使用中大幅度降低使用成本。
团队成员进行新能源汽车知识科普宣传
“以前总觉得新能源汽车不靠谱、不实用,今天听了讲解,才知道原来新能源汽车有这么多优势,充电也方便,使用成本也低,真是不错!”一位居民听后感慨道。
访企调研,合作共促“新”增量
黄埠镇积极承接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外溢产业转移,探索在黄埠-小漠交界处打造汽车配套产业功能发展区,加快培育汽车配套产业集群。为此,突击队一行先后走访调研了惠东达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惠州富晟汽车饰件有限公司两家与汽车产业相关企业,双方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并初步达成相关共识。学校可根据企业需求,设置相应的课程和培训项目,为企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而企业也可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给学生,帮助学生获得工作经验,同时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另外,学校可为企业引入和推广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智能制造技术,通过技术交流和培训,帮助企业实现设备升级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团队一行走访调研企业
建言献策,经济共谋“新”发展
充电桩作为“新基建”的七大领域之一,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2023年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为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更好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为深入了解黄埠镇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建设、使用情况以及存在问题,突击队分组前往镇内各商用、私用充电桩进行调研,经过不懈努力,团队一共调研了8座商用充电站,数十个私用充电桩。商用充电桩普遍存在被燃油车占位、损坏较多、充电功率不稳定等问题,私用充电桩也存在安装位置不合理、使用频率不高等问题。调研完后,团队成员将充电桩的相关数据导入系统,形成基于ArcGIS软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设施分布优化调研报告,为黄埠镇推进汽车配套产业发展提供信息化数据和发展建议。
团队成员调研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相关情况
团队成员制作的ArcGIS电子地图
据悉,今年暑期,深职大组建了25支突击队,通过“校地通”小程序进行结对,400余名师生在惠东县10余个镇街开展实践,服务人次超5000人。
读创编辑甘雄
版权声明
读创客户端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修改相关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如需要转载本客户端作品,或有商务合作需求,请发邮件至:duchuangapp2016@163.com,有专人回复。